《道德经》人生智慧:兜里有钱,身上没病,心头无事

《道德经》人生智慧:兜里有钱,身上没病,心头无事
文章图片

人到中年,怎样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
一千个人口中,也许有一千种不同的答案 。
最好的生活莫过于,兜里有钱、身上没病、心里无事 。
1
兜里有钱
《道德经》有言:“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
意思是说,最完满的东西,看似有残缺,但它的作用我们也不能忽视 。
事物都有两面性 。以钱为例:
钱不是万能的,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
一个人首先要养活自己、善待父母、抚育子女,然后才有资格说钱不是一切 。
俗话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
人穷难免志短,其中的道理,缺一次钱就懂了 。
不单是平民百姓,就连九五之尊也曾为钱发愁 。
宋太祖赵匡胤打天下时,是个身无分文的穷小子 。
某日他吃了败仗,逃命之际饥渴难耐,恰巧路过一片瓜棚 。
看瓜的老人说:“西瓜一文钱一个,不甜不要钱 。”
赵匡胤身上一文钱也没有,连吃三个瓜都说不甜 。
老人看破了他的把戏,呵斥道:“看你相貌堂堂,怎能做出如此缺德的事!”
《傅雷家书》里有一句话:“越是轻视物质越需要控制物质 。要保持你的尊严,人格的独立,控制物质更成为最迫切最需要的先决条件 。”
人首先要经济独立,才能支撑人格上的独立 。
经济不能独立,要么依附别人,要么委屈自己 。
囊中羞涩,腰板挺不直,说话做事都欠几分底气 。
钱不必多,但要够用 。要跟得上孩子成长的脚步、父母老去的速度 。
兜里有钱,才能让自己和家人活得体面、有尊严 。
2
身上没病
《道德经》有言:“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意思是说,名声与性命孰重孰轻?生命与财物孰重孰轻?得到与失去,孰重孰轻?
老子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永恒的课题:
人活一辈子,金钱、地位、名望、得失,那个更重要?
都不是 。排在第一位的,永远是健康 。
健康是人生的基石,是世间一切幸福的保障 。
健康好比数字1,家庭、事业、地位、财富都是0 。
前头有了这个1,后面越多0越富有 。前头没有这个1,后面再多0还是0 。
所以说:有钱没健康,一切都白忙 。
俗话说“无病一身轻”,身体健康才是最大的幸福 。
这一点平时很难发觉,生过病的人才有深刻体会 。
世人追求利益,不惜以损害自己的身体为代价 。
年轻时拿命换钱,到后来又拿钱买命 。
老子认为,这是一种病态 。
人到中年才懂得,身体不单属于自己,整个家庭的幸福都系于一身 。
【《道德经》人生智慧:兜里有钱,身上没病,心头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