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信年华是什么意思?古代年龄称谓分别是什么?( 二 )


15岁称束发
到了15岁 , 古时的少男少女要将头上的两个“总角”遣散 , 男孩扎成一束髻 , 示意成童 。
归有光 《 项脊轩志 》:“馀自束发念书轩中 。”

20岁称弱冠
行冠礼 , 是古代最盛大的仪式之一 。在家族的见证下 , 年满20岁的男子在宗庙里由指定的贵宾加冠 , 以示成年 。由于这个岁数的男子体犹未壮 , 以是又称“弱冠” 。
“君子始冠 , 必祝成礼 , 加冠以厉其心 。”二十之青年富于青春 , 血气方刚 , 而仪式 , 正是要提醒他们 , 往后人生 , 无论摔倒或撞的头破血流 , 总要无愧于心 , 无怨无悔 。

30岁称而立
2000多年前 , 孔子说“三十而立” , 今后“三十”就成了中国人权衡男儿是否有能力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度量衡 。
古时的男子比今天成家立业得早 。他们15、6岁即可婚娶 , 20几岁就后代绕膝 , 不到40岁便不乏儿孙满堂 , 以是三十而立 , 在谁人年月算是应当之事 。

40岁称不惑
不惑 , 是“不疑惑、不糊涂”之意 。人到中年 , 对世间百态和周遭是非会有了洞悉般的明察 , 不会因蛊惑而沸腾 , 也不会因诬言而颓废 。

50岁称知天命
“知天命” , 许多人会误解成听天由命的意思 , 实在 , 是人定胜天 , 成事在天 , 起劲作为但不苛求效果 , 简而言之 , 是对得失淡然 。

60岁称耳顺
60岁 , 是一个镇静的岁数 。但又不是心如止水 , 死气沉沉 , 而是镇静之中有着活跃和聪敏 , 听别人言语 , 便可以分辨真假是非 。到这个境界 , 当是镇静自若 , 波澜不惊 , 可以举重若轻了 。

70岁称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而再年长10年 , 对一切做什么事似乎很随意 , 却到处合乎情理 , 在天下和自己的关系上达到了协调 。人到七十古来稀 , 古代生涯水平低下 , 能活到70岁的很少 。
80岁称杖朝

90岁称合耄耋
100岁称乐期颐
【花信年华是什么意思?古代年龄称谓分别是什么?】来源:一起吧 , 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