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向檐上飞

鸟向檐上飞
文章图片

闲居家中 , 偶翻古诗 , 但见南北朝吴均的《山中杂诗》 , 眼前一亮:山际见来烟 ,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 云从窗里出 。
【鸟向檐上飞】忽然心生欢喜 , 这不正是我闲居老家的日子吗?山 , 是辽西努鲁儿虎山系的第二高峰西大柏山 , 山有异象 , 最高处呈三个半圆形 , 似三个乌龟从南往北踽踽爬行 , 故名为“三龟峰” 。柏山与天相接之处更是奇妙 , 每逢下雨前必有岚气云烟缭绕 , 柏山一白 , 下地务农的农人们便扛着锄头往家跑 , 否则会被浇成落汤鸡 。山高而陡 , 阴坡处草木丰茂 , 产有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菌类——“白蘑” 。此蘑最大可长至草帽大小 , 牛羊最喜 , 每当牧羊人看见群羊疯跑向柴草葳蕤处 , 便急忙斜斜地甩鞭子 , 防止牛羊啃食 。白蘑有“蘑菇圈” , 立于高处往下望 , 柴草最“黑”处便是白蘑圈(黑指是生长柴草的土壤异常肥沃) , 而且蘑菇圈会走 , 它会一点点地移动 。
我采过的第一块白蘑是四叔看到的 , 巴掌大的一块白蘑静静地躲在一棵苦叶柴下 , 粗壮的腿 , 戴着斗笠一样的帽子 , 像极了三爷爷讲鬼故事里的白娃娃……
此时 , 母亲正用大铁锅炖自家散养的鸡 , 随手放一把白蘑 , 那种草木精华涵养的香气与鸡汤的融合便产生了一种“仙味” 。院子里的小羊羔在土墙头跳上跳下 , 不时地对着小脑袋互相蹭来蹭去 , 那是在学习顶架 。有一只雪白的小羊羔脖子下有两只小“当啷” , 它站在墙头上居高临下 , 歪斜着脑袋往下撞 , 下面一只灰色的小羊羔迎头而上 , 就听“铿”的一声 , 两个小脑袋分开了 , 好像撞晕了 , 左右晃了晃 。散了 。还有几只混迹于芦花鸡之中 , 被小狗追得到处跑 , 芦花鸡吓得“咯咯”直叫 。
在城市待久了 , 便觉得老家处处都亲切而新鲜 。老屋、竹门、石板路 , 清晰记载着我童年的笑声和足迹;桑葚树、老梨树、土墙 , 到处都有我与伙伴顽皮打闹的身影 。回到老家 , 我总喜欢一个人去村子里走走 , 去拜访村西头的那口辘轳老井 , 静静地坐在北坡旅游区的湖边发呆 , 去跟90多岁老奶奶聊聊天 , 驻足在虬枝斑驳的老梨树下怀想童年偷梨吃挨摔的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