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迷茫,而是懒( 二 )


《认知突围》中有句话说:所有的懒惰、放纵、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于认知能力受限 。
比如现在有人承诺给你一亿,只要你在未来的十年里,每周看2本书,每天早上5点起来跑步1小时,并从早上7点拼命工作到晚上9点,再进行1小时的深度思考,然后才能上床休息 。
做到这些,就把一亿给你 。
相信在这种回报很清晰的情况下,很多人是可以咬牙做到的 。
但是,如果这些事跟挣一个亿有很强的关联,却没有明确地跟你敲定一个亿的合约,只是告诉你,这么做一定能挣大钱,相信有99%的人都坚持不下来 。因为一部分人的认知还没有达到那个层次 。
当回报不清晰明朗时,部分人的动力就不够了,从而表现出懒的特性,而有些人,有远见,认知能力强,能够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回报,所以他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努力 。
想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做的,就是突破原有的认知 。
学会分解任务
当完成一个任务所需的时间很长,难度很大的时候,可能很多人做着做着就放弃了,这个时候,就要学会对任务进行分解,将大任务不断地细分为每个小任务 。
这样,当我们获得阶段性的小成就时,就会获得满足感,从而给自己提供继续努力的动力,困难的任务也在这样一点一点的小小的满足感中完成了 。
试想如果没有完成任务可能会带来的后果
后果是客观存在的,但对它的判断却是主观的,由你的大脑和思维控制 。所以当你想要偷懒时,不妨对偷懒的后果进行适当的加工 。
比如,当你想要得过且过偷懒时,想象一下如果不努力工作,就会影响你们整个团队的业绩,导致直接领导被老板批评,下次升职加薪没有你的份儿,你逐渐被边缘化,被裁员......
想想就很可怕,于是你又能精力满满投入到工作中了 。
没有人是天生的懒惰者,我不是,你也不是 。所以,别再为自己的懒、拖延、放纵找借口 。
人生最痛苦的事,不是失败,而是你在心里默念“我本可以” 。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败给了时代,不是败给了现实;不是败给了同龄人,而是败给了自己——一个只会空想,没有行动的自己 。
余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趁早努力,别辜负了自己 。
来源:经济日报、十点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