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由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 。
来历
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1963年提出一篇论文 , 名叫《决定论的非周期流》 , 里面根据大气运动的规律 , 建立了一个简化的数学模型 , 三变量的自治常微分方程组 , 也就是著名的Lorenz方程 , Lorenz经过研究发现 , 当这个方程组的参数取某些值的时候 , 轨线运动会变的复杂和不确定 , 具有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 , 也就是初始条件最微小的差异都会导致轨线的行为的无法预测 。正是根据数值分析 , Lorenz才得出结论说天气的长期预报是不可能的 , 形象化的说法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 。
这个发现非同小可 , 以致科学家都不理解 , 几家科学杂志也都拒登他的文章 , 认为“违背常理”:相近的初值代入确定的方程 , 结果也应相近才对 , 怎么能大大远离呢 。
1979年12月 , 洛伦兹(Lorenz)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再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 , 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从此以后 , 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 , 名声远扬了 。

【什么是蝴蝶效应】

含义说明
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 , 偶尔扇动几下翅膀 , 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 。
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 , 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 , 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 , 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 , 由此引起连锁反映 , 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
此效应说明 , 事物发展的结果 , 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 , 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 , 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 , 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 , 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 , 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 , 只要正确指引 ,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 将会产生轰动效应 , 或称为“革命” 。
什么是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案例
2003年 , 美国发现一宗疑似疯牛病案例 , 马上就给刚刚复苏的美国经济带来一场破坏性很强的飓风 。扇动“蝴蝶翅膀”的 , 是那头倒霉的“疯牛” , 受到冲击的 , 首先是总产值高达1750亿美元的美国牛肉产业和140万个工作岗位;而作为养牛业主要饲料来源的美国玉米和大豆业 , 也受到波及 , 其期货价格呈现下降趋势 。但最终推波助澜 , 将“疯牛病飓风”损失发挥到最大的 , 还是美国消费者对牛肉产品出现的信心下降 。在全球化的今天 , 这种恐慌情绪不仅造成了美国国内餐饮企业的萧条 , 甚至扩散到了全球 , 至少11个国家宣布紧急禁止美国牛肉进口 , 连远在大洋彼岸中国广东等地的居民都对西式餐饮敬而远之 。这让人联想到时下的禽流感 , 最初在个别国家发现的禽流感 , 很快波及全球 , 就算在没有发现禽流感的地区或国家 , 人们也会“谈鸡色变” 。
再比如 , 你能想像得出一个美国人抽烟和中国的通货膨胀有什么关系吗?假设美国现在有一个人抽烟 , 不小心把没熄灭的烟头扔在了床边 , 然后出门上班了 , 大约20分钟后 , 烟头慢慢引燃床单 , 火越来越大 , 逐渐蔓延到左邻右舍 , 引起煤气罐的连环爆炸 。这时的美国人已经对“恐怖袭击”胆战心惊 , 而这个肇事者(扔烟头的人)却忘了自己曾扔过烟头 , 于是在一时无法查明原因的情况下 , 暂时被定为“恐怖袭击” 。这样 , 惊恐万状的人们纷纷抛售股票 , 引起股市大跌 。人们下降的消费信心影响了整个美国经济 , 最后造成美元贬值 , 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 , 使得以美元标价的基础性原材料价格上扬 , 盯住美元的人民币价格也相应上扬 。从而导致以原材料为基础的商品价格上涨 , 引发中国的成本拉动型通货膨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