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杨贵妃胖,那她到底有多胖呢?

【都说杨贵妃胖,那她到底有多胖呢?】唐朝以胖为美的说法现在已经成为共识了,但是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唐朝的审美十分多元化,并不是胖就是美丽瘦就是丑,杨贵妃能成为绝世美女,丰腴之美只是一个加分项,最重要的还是容貌和仪态 。
地球人的知道 。唐朝人审视女性“以肥胖为美”的说法,相沿已久,流传至广 。有专家在经过一番考证之后,断言唐朝人审美的确是以肥胖为美的,并且指出了唐朝人以肥胖为美的若干原因:唐朝经济繁荣,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保持健康丰满的体格;唐朝文化开放,兼容并包,心宽体胖;唐朝皇族身上鲜卑血统,使他们天生喜爱健硕体魄的女性……头头是道,言之凿凿 。俺今天的话来说杨贵妃应该是唐代以胖为美的形象大使,杨贵妃真的有那么胖吗?据野史考证:杨贵妃身高一米六四米,体重一百五十斤斤,也有说杨贵妃身高一米五四米,体重一百三十斤的,但杨贵妃究竟有多胖,时至今日早已无法考证,只能从唐代诗词、书画、雕塑、陶俑及各类艺术作品中寻得一丝痕迹 。比如唐人绘制的“贵妃出浴图”就给后人留下了尺幅春光 。
另有“环肥燕瘦”这一成语的来源,也与杨贵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身材是丰腴的,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身材是清瘦的,这两位历史上有名的美人的胖与瘦,被苏轼老先生用来比喻书法作品风格各有所长,据苏轼的《孙莘老求墨妙言诗》言:“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瘦谁敢憎 。”美人的胖瘦本与书法隔着十万八千里,居然也被苏老先生联系到了一块,真是够别出心裁 。此后,“环肥燕瘦”这一成语也就流传开了,不过慢慢跟书法毫无瓜葛了,回归到它最本真的含义,说的就是女人的身材 。
另有大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虽说对杨贵妃肥与不肥没多的描述,但一句“温泉水滑洗凝脂”,可让人从字里行间体会到杨贵妃的丰腴 。周昉的“簪花仕女”,被称作“唐朝女子的符号”,也让唐朝女人的壮硕与丰美,如一朵恣意盛开的花,鲜活、饱满地养了无数唐代人的眼睛 。而且,唐朝不仅女人肥,男人也肥,杨贵妃的干儿子安禄山就是其中的一个,据《旧唐书·安禄山传》记载:“禄山晚年益肥胖,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 。”三百三十斤,居然跳《胡旋舞》还能疾如风,真不可思议 。更让人疑惑的是:唐人为何以肥为美?丰腴的杨贵妃缘何受宠?
唐朝是个富有的朝代,杜甫有诗记载“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国家繁荣昌盛,人们丰衣足食,大多可放开肚皮畅快淋漓地吃香的喝辣的,具备了身强体胖的外在条件,也就保持了健康丰满的体格 。“环肥”之美,兴于盛唐,起自北方 。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姥爷是鲜卑有名的贵族独孤如愿,李唐皇室的血统中至少有百分之五十是鲜卑贵族的血统,李唐王室由鲜卑游牧部落的关陇军事集团起家入主中原后,依然是保持着游牧生活的一些习性的,喜欢欣赏牡丹花,喜欢肥臀大马,崇尚壮硕之美 。而鲜卑族的游牧生活需要的就是剽悍、健硕的体魄,丰腴的杨贵妃受欢迎,得到宠爱也就不足为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