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小年

印象--小年
文章图片

时光如梭,转眼间已经度过了26个年头,又即将迎来新年 。过了元旦就要数着日子过小年,而过了小年,就要准备过春节 。如果说想要过一个完整的春节,其实还要从过小年开始 。在记忆长河里,对于小年,在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印象,也!有着不同的理解 。
?
【印象--小年】记忆中甜甜的小年
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因为过年会有很多好吃的东西,有新衣服穿,还有压岁钱 。进入腊月,年味渐浓 。但年真正隆重起来,还应该从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 。一到小年,我就特别开心,因为过完小年就预示着新年即将到来,过完小年,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着置办各种年货 。而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刻就是跟着家人采购年货 。小时候特别爱吃麻糖,每到小年的时候,家里都会买上两袋麻糖,全家人围在一起吃着甜甜的麻糖,从头甜到尾 。记忆中的小年,是甜甜的,是幸福的 。
长大后,小年是热闹的
长大后,随着阅历的丰富,对小年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 。不再仅仅是记忆里的吃吃喝喝,新衣服和压岁钱了,小年在我心中是传统文化节日的象征 。是热闹的,是有很多活动的 。那么北方的小年都有哪些习俗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祭灶吃糖瓜:在腊月二十三这天,“祭灶”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仪式,这个习惯源自流传已久的祭灶仪式 。在民间,百姓一直认为每家每户都有上天派下来的“灶王爷”,负责监督一年中做过的好事和坏事,直到农历二十三这一天,需返回天宫向玉皇大帝汇报,祭灶便是送灶王爷上天的仪式 。
贴灶神画像:祭灶,是小年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除了供奉糖瓜、糕点,还要换灶神画像 。把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的同时,家家户户也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 。
剪贴窗花:窗花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花样繁多,样子讨喜 。
大扫除:“尘”与“陈”谐音,故而扫尘旨在除旧迎新,拔除不祥 。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擦洗桌椅、冲洗地面……各家各户都要不留死角地彻底清扫,做到窗明几净 。
放鞭炮:过小年时,还有放鞭炮的习俗,因为这是年前的第一炮,很重要 。中国人过节都喜欢热热闹闹的,鞭炮的声响,可以渲染过节气氛,但是由于空气污染等因素,近年很多城市都是不让小年卖鞭炮、放鞭炮了 。其实最重要的只要人团圆,家就热闹了,节日的气氛也就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