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大都督周瑜是怎么死的,周瑜死的时候多大( 二 )


这种说法,虽看起来有道理,但笔者认为并不严谨 。如果周瑜是伤重而死,正史应当有所记载;更何况之前周瑜能提出亲自取蜀大计,想必当时的身体一定是健康的,绝不可能是带伤之身,更不可能俨然病危之时 。事实上,周瑜并非罗贯中笔下的样子 。有资料显示,历史中真实的周瑜“性度恢廓,大率得人” 。吴主孙权曾评价周瑜:“瑾有王左之资,雄烈胆略兼人,言议英发 。”《三国志》作者陈寿也评价周瑜:“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
在生活中,周瑜是一个宽容大度、心胸豁达的人 。《江表传》曾记述这样一个故事:东吴老将程普,是一个早年跟随吴主孙坚南征北战、屡建功勋、很有影响的老将 。由于年龄大,资格老,人们都尊称“程公” 。程公对后起之秀的年轻将领周瑜有些看不起,曾多次给周瑜难堪 。而周瑜却以大局为重,对程普的态度“折节容下,终不与校”,并经常虚心向他请教 。最终“普后自敬服而亲之 。”并对他人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
到宋代时,世人还是很喜欢周瑜,这一点从苏轼的《念奴娇》一词中就可以看出 。试想,东坡先生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说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可见周瑜的风度气度并非空穴来风 。但到了元代以后,人们就逐渐对周瑜进行丑化,至到《三国演义》成书时,周瑜就完全成了另一个人了 。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周瑜和刘备的关系,周瑜一方面主动割长江南岸地给刘备,但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外交行为;另一方面周瑜又看出刘备的枭雄本色,不愿刘备一天天壮大,因此上书孙权,要求孙权将刘备软禁在京口(这就是《三国演义》中美人计的由来,但其实周瑜本人并未施美人计,孙尚香也是由孙权主动嫁给刘备的),但孙权不愿 。在对刘备一方的态度上,周瑜和鲁肃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周瑜是激进派,而鲁肃则眼光看得更远 。遗憾的是,千百年之后,这两个人都成为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诸葛亮的垫背人,周瑜成了心胸狭窄的代名词,而鲁肃则变成了一个老实得笨得出奇的人 。
那么这样一位“雅量高致”、“文武筹略”的周瑜为何年方36岁就英年早逝?《三国志吴书》记载:周瑜16岁时大病一场,其父母请来曾经在宫中服侍过汉恒帝的太医柳仝 。柳仝替周瑜把脉后说他以前读书用脑太甚,又染过风寒,久病不治,治不除根,日积月累,病情严重 。后经柳仝救治,幸免一死 。当时柳仝曾给周母留下二两金黄色的药散,并郑重留言:“此病二十年后有可能再复发,到那时可将此药给他服下就没事了 。因二十年后我已不在人世,到那时可就无人能配此药了 。”后周母病故时,又将此药传留瑜妻小乔,并把太医之言叮咛再三 。果其不然,赤壁之战胜利后,209年,攻打荆州一战,周瑜右肋被箭伤,尚未痊愈便又率兵进取西蜀 。210年冬,周瑜终因长年征战劳累过度,箭伤和旧病同时复发,救治无效,“道于巴丘(今湖南岳阳)病卒 。”,当夫人小乔听到周瑜病逝,猛地想起20年前名医柳仝留给她的那包金黄色药散,后悔不已,竟哭昏过去 。醒来第一句话就哭喊道:“是我害了周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