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飞二月碧长空

鸢飞二月碧长空
文章图片

过了除夕拜新年,走亲访友佳肴欢 。
元宵佳节鱼龙舞,一派春风艳阳天 。
二月二,龙抬头,杨花绿柳蝴蝶翩 。
南来新燕入宅去,漫野儿童逐纸鸢 。
一首鹧鸪天,从心底涌出来 。
高楼掩映间,民心河波光粼粼,绿意横生,河边一个大理石的小广场,春衫斑斓的几个年轻人奔跑跳跃,大呼小叫,高高举起来的手臂中,丝线直入云霄,碧天蓝海,几个蝴蝶鹞子在悠闲惬意的翻飞翱翔 。
是了是了,又一个春天来了 。
又到了草长莺飞鸢满天的日子了 。
感慨间,停车漫步在民心河畔 。脚下的土地,早就已经从柔软的田野变成了大理石地砖 。柔软干绿的麦苗踩在脚下的感觉,貌似二十年没有体验过了 。怀念,当初的那群追风少年,迎着春风,逆风奔跑,高高扬起的手臂间,长长的细线,连着自己亲手糊的风筝,在广阔的原野上,张扬着我们生命的风帆,青春的航程!
遥想三十多年前,也就是正月底,二月初,春寒料峭,夜冻日消,这其中,周六日或者放学归来早,就是成群结队外出放风筝的好日子 。
那时候没有商品风筝,所有的风筝都是自己制造 。所以,当初的旧报纸,自然成为最理想的原材料 。一张报纸展开,先剪一个正方形,一个角剪开四分之一,对折,用浆糊糊住,就是一个头盔一样的壳,这样风筝的主体就做好了 。报纸剩下的一个长条,剪成两厘米左右的几个小条,用浆糊连接起来,就是一条两米左右长的尾巴 。用浆糊糊到那个头盔一样的壳上,一个蝌蚪形状的风筝就做好了 。偷偷拿出来母亲缝衣服的线,跟风筝连接起来,就是我们的风筝,蝌蚪风筝!
召唤几个小伙伴,连打带闹,连说带笑,奔向田野 。有时候天暖,但是没有雨雪,麦苗还是干绿,蓬松干燥的土壤,一踩一个坑;或者天冷,冰冻未消,硬邦邦的,一道道裂缝纵横交错,渴望着春风的召唤,雨水的滋润 。一望无际的田野,躲开有电线和电线杆子的地方,空旷,平整,才是最适合的场地 。
选准逆风方向,一个人双手把蝌蚪风筝高高路过头顶,另外一个人一边放线一边往远处跑,大约十几米后,奔跑的人一声大喊,“放”,举着风筝的人立刻松手,风筝就会立刻迎风而舞,盘旋着,摇晃着,抖动着,颇有扶摇直上的感觉 。后面拖着的长长的尾巴,随着风飘着摇着,仿佛就是一条真正的尾巴,充满了活力!只是很多时候,风力不稳定,突然风小了,风筝就会一个倒栽葱,扎到地上 。或者风向突然变了,风筝一下子从半空跌落一半,然后又颤颤巍巍随着风,挣扎着飞了起来 。
千篇一律的蝌蚪风筝,你有我有大家都有,那就很没意思 。一个偶然的机会,父亲的一个外地来的朋友来访,看我们要出去放风筝,说这么没创意的风筝不好,我教你们一种新风筝 。于是在我拿来的纸上,一边讲一边画,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全新模式的风筝,在我脑海中形成了 。新风筝,现在看其实很简单,就是加了龙骨!悄悄到仓房屋里把老妈挂在墙上的竹篾门帘取下来,割断连接线,取下很多跟两米来长的竹篾,再找点报纸和细线,浆糊,原料备齐 。竹篾弯曲成圆形,直径大约一尺多点,中间横一根竹篾,绑好,然后糊上报纸,横竹篾两头绑上点报纸剪成的花,最基础的一片构造就好了,然后照葫芦画瓢,依次再做了五片,中间约半米左右等距离连接起来,一条无论长度,还是体量,都好几倍于蝌蚪风筝的大蜈蚣风筝,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