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反思怎么写?( 三 )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从教材中归纳知识网络,但图1-5、图1-8的直观教学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接着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归纳的结果,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都能积极参加,课堂气氛活跃,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总结缺乏主次、有序性(逻辑性)与完整性 。如:
1.得电子,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
失电子,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
2.得电子(偏向)→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氧化剂→具氧化性 。
失电子(偏离)→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氧化产物→还原剂→具还原性 。
3.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氧化性→被还原→还原过程→还原产物 。
还原剂→化合价升高→还原性→被氧化→氧化过程→氧化产物 。
4.得氧→被氧化→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剂→具还原性 。
失氧→被还原→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氧化剂→具氧化性 。
随后,我引导学生归纳出合理的知识网络: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本身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反应物)(性质)(实质)(特征)(变化)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本身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
很明显学生对8个概念找不到主次,不能形成有序、清晰的知识结构,造成概念的模糊、杂乱无章 。既不方便于对概念的记忆,在解决问题时又不能准确无误地提取相关概念,相应的技能也没有形成 。从学习认知心理的角度看,就是在习得知识的过程中,未能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 。但在教学中我只让学生把他们的结论和合理的结论做了简单的比较,未能深入讨论、及时引导学生注意思维的“有序性、逻辑性” 。
在接下来的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总结中,我让学生自己总结,同学们能利用课前查资料积累的知识准确的回答出:“升、失、氧、还;降、得、还、氧”的规律 。于是,我及时设置练习进行巩固,结果学生只是停留在对概念的简单记忆上,未能真正理解规律的内涵 。此时,我启发学生让他们重新认识4组概念,并让他们对比总结出的规律,这样程度好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会判断运用,但还不够熟练 。我让他们把刚才的规律变成“升、失、氧、还(剂);降、得、还、氧(剂)”,然后让他们谈新的认识,很快,大部分学生意识到与前面的区别 。接着,我引导学生仿照上述方法分析规律中蕴涵的其它意义,有些同学能够找出一些,但不全面 。我启发学生“还原剂→本身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对比“升、失、氧、还(剂)”,不难发现规律中的第三个字“氧”包含有三种含义即“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这样学生便认清了规律,并能理解、掌握、运用于解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