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历十五年有感写法怎么样?(15)


权力与羁绊,永远都是关联在一起的,当你想要拥有权利识别忘了还有约束在你身旁,“简单就好”,“且行且珍惜”,这两句话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这两句话也是在告诫我们满足当下的生活 。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写法怎么样?


《万历十五年》,名头很大,总觉得自己之前读过,即使没读过,也考虑到曾经读了《明朝那些事》,或许没必要专门去读《万历十五年》 。
也是这次读书会,促使自己真真正正坐下来好好读一读这本书 。读了之后才发现,这本书包罗万象,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思考的地方 。
一方面是黄仁宇独特的写法,似乎能证明科学与艺术是相伴相生的 。黄先生虽然是研究历史的,但不得不说他写这本书的方式方法是典型的工科做法,或许这也是搞研究的科学方法吧 。首先他选择了一个科学研究最标准最典型的方法——排除干扰法,选择最平淡、无其他因素干扰的一年——开始研究大明王朝,或者说研究封建王朝,探询王朝兴亡的本质 。其次他选择了不同个体比较的方法,从七个不同的人物视角描述了巍然耸立的王朝内部细节 。最后是他选择客观真实地记录“实验”结果,不掺杂个人主官意志 。尤其是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描写没有张居正的王朝运转日常,表现出黄先生很喜欢也很善于用侧面细节描写反衬主题主线 。总之,黄先生的写法让我感觉到,不管文科还是理科,研究问题的方法是一样的,最终两者终能殊途同归 。
另一方面是申时行的生平,好像在说读书就能够读出个宰相来 。我们承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们也承认每个读书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目标就是当宰相,但我们也要承认有很多人追求的是宋朝赵恒的《劝学诗》中写到的那样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
因此,读了“首辅申时行”的章节,我有三个问题 。
第一个问题是读书就能做大官?申时行是靠读书读出来的,是在张居正的提拔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只知道他考上进士,进了翰林院,后来当了首辅 。他被人评价“老成”,是因为编撰整理了本朝的历史,其实可能就是眼界开阔些,经验丰富一些,但他处理事情的能力不得不说还差一些 。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毫不影响他的仕途晋升,毫不影响他拿几千年来的经验稳住当时的王朝 。真真的应了《圣经》里那句话“太阳之下没有新鲜事” 。
第二个问题是京官就能管天下?这一章节里也介绍过,申时行之前的大多数首辅,都是终身在京为官,从未到地方上去任职,这不得不令人怀疑,没有基层经验能够管理好国家吗?且不说我们现在常常提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拿秦朝和宋朝来说,商鞅是变法前实地查看了秦国的风土人情,王安石年轻时不愿做京官只愿做地方县官,莫非这只是谋划改革、胸怀大志的官员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