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论文怎么写?( 四 )


当代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儿童学习数学需要一定的心理准备,即儿童必须建立相应的逻辑观念 。这些逻辑观念是:
1.通过一一对应,确定等量的逻辑观念 。当人们将两组物体一对一摆放时,就可以确定它们是一样多,还是多一些、少一些 。这是确定物体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来比较两个集合是否相等,不需要依靠对数的理解,相反,它是理解数的基础 。
2.数目守恒的逻辑观念 。守恒观念是儿童数学概念形成的必要条件 。缺乏数目守恒观念的儿童,对数的认识,往往会受物体外形特征(如大小、空间排列形式等)的影响,而不能准确地把握物体的数量 。儿童只有建立数目守恒的逻辑观念后,才能理解数目是一种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持续不变的等量,最终形成数的概念 。
3.在一个系列中,排列顺序所依靠的逻辑观念 。要排列物体的顺序,必须理解物体之间差量比较的传递性,如A比B长,B比C长,那么A也比C长,同时还应理解某一个物体在系列中的位置及其具有的双重性,这就是说,在系列中,任何一个物体的量都比前面物体大(小),比后面物体小(大) 。儿童有了具体物体的排序观念后,就能够开始考虑抽象的数的顺序了 。
4.类包含的逻辑观念 。类是进行一切逻辑思维的基础,也是数概念形成的基础 。作为数学基础知识的集合概念就是建立在类概念上的 。数是用来表示特定事物的量的,而要确定某一特定的事物,就需要先进行分类 。一个数是一类物体或一个集合的基数标记,分类活动不仅有同层次的,而且有不同层次的,这就需要以分类层级的逻辑观念为基础,这就是类包含的观念 。这种类包含的观念也是数概念形成和进行加减运算的基础 。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认识,各地教师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作了必要的修改和增删,强调了对儿童进行前数概念的教育的必要性,重视了集合、排序、对应(匹配)和分类等方面的内容,注意了上述内容与数、量、形等内容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 。
(三)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
教师考虑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法和组织形式时,以往习惯于仅以儿童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只强调直观性,在活动中教师常常运用教具进行演示,并在此基础上讲解基本的数学概念 。事实上,儿童数学概念的形成不是通过听老师讲、看老师演示所能解决得了的 。儿童要接受和转换教师讲解、演示中的信息,首先需要对这些信息有所体验,否则,就只能机械地记住一些数学用语 。
近年来,幼教工作者开始注意和研究儿童是怎样思维、怎样学习数学的 。人们认识到,儿童学习知识首先是通过行为把握,即用自己的手、脚来把握对象;接着是图形把握,即以印象的方式去把握对象;最后才是符号把握,即以语言或数量形式去把握对象 。对儿童来说,学习数学按照这一顺序是最优的方式 。儿童获得数学知识,不是从客体本身直接得到的,而是通过摆弄它们和在内心组织自己的动作得到的,是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数学关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