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玛》有感怎么写?

读《爱玛》有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爱玛》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谈到简.奥斯丁我们就会想到她的《傲慢与偏见》,《傲慢与偏见》是她最著名的作品,而《爱玛》则是她的成熟之作 。《爱玛》是简奥斯汀的第五部小说,完成于一八一五年 。简.奥斯汀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 。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 。她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深受读者欢迎 。
《爱玛》和奥斯汀其他作品一样,这是一部关于爱情与婚姻的小说 。它讲述了聪明富有的爱玛热.心为好友撮合,自认为能善解人意,为别人寻找到好的归宿,却总是事与愿违 。经过几番乱点鸳鸯谱的周折,爱玛在不经意间发现了自己的真爱,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成就了三桩美满婚姻 。《爱玛》这部作品乍看似乎不是很好看,因为它的内容就是围绕着爱玛来写一些琐碎的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没有纯美爱情,也没有幽默的话语 。但一本书看完后给了我截然不同的感觉 。《爱玛》围绕着爱玛的生活展开来写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18世纪英国社会的爱情观、婚姻观 。
首先我来谈谈《爱玛》中的友情,这主要指的是爱玛与哈里特之间的友情 。起初我很奇怪为什么傲慢自负的爱玛会选择与平凡的哈里特成为朋友 。最后我终于明白,这样做可以衬托出爱玛高贵、友爱与她帮别人撮合婚姻的才能 。然而这部作品最值得思考的是从中体现的`婚姻观 。
《爱玛》这个故事是发生在一个英格兰乡村和邻近地区中产阶级的生活中,这里的人们熟悉对方,就像我们中国的村庄一样 。但是与中国的习俗不同的是,英国人的社会等级观念比较强,他们普遍认为贵族或者是社会比较上层阶级的人们不应该与下层阶级的人交往,他们认为这样会有失身份;尤其是结婚问题,如果一个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男士与一位没有家庭背景的女士两情相悦,甚至达到谈婚论嫁时,肯定会受到其他人的鄙视和侮辱,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那个男士最坏的结果会被逐出家门 。就是因为这样,许许多多的有情人不能眷属,造成更多的悲剧 。所以,贵族们平时的消遣活动就是邀请同样社会地位的人们饮茶,参加舞会等这种社会现象这是奥斯丁所厌恶的,所以她要在作品中以浪漫的手法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这无疑触痛了同时代那些与作品中嘲笑人物不无类似的人们 。
《爱玛》中的主要女性角色均追求与男子思想感情的平等交流与沟通,要求社会地位上的平等权利,坚持独立观察、分析和选择男子的自由 。这或许在我们现在看来没什么了不起,但是在当时的英国社会确实一大步的进展,尤其是女主角爱玛.伍德豪斯更是最特出的例子 。此书是站在爱玛的角度思考问题,让我感觉到这女子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她相貌端庄,聪明开朗,生长在富贵家庭 。照理说,这种英国的富家大小姐应该是早早地嫁人,然后有空就和一些贵妇,聊聊衣裳,聊聊八卦,日子就这样如流水般离去 。但是她并没有想过嫁人,甚至还说:以后都不嫁人 。甚至做起红娘,为她的好朋友哈丽特.史密斯小姐做媒,她竭力为地位地下的女子寻找社会地位比较高的配偶,但结果往往与她预料中的不一样,闹出许多始料不及的笑话 。爱玛是个聪明的女孩子,但是她并不是完美的,她的缺点是过分自行其是,稍稍自负 。每当奈特利先生指出她观点中的不妥处,或许是对某人的评价与她不同时,她不会立刻检讨自己,甚至一意孤行,但到最后结果出来和她预想中不同时,她总会深思、总结自己的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