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生中秋节广播稿怎么写?( 五 )


乙: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
甲:谈到中秋节,自然离不开月饼,下面我们再来聊聊中秋节的月饼 。
据说,中秋吃月饼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们民族拜月的仪式 。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都在演绎着农业时代人们对月亮的崇拜 。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那时还有卖兔儿爷的,现在早被米老鼠和樱桃小丸子取代了 。
乙:传说到了唐代,月饼还不叫月饼,因馅中有核桃芝麻的舶来品而叫做胡饼,是杨贵妃中秋吃饼赏月时,一时心血来潮说就把它叫做月饼吧,便讨好一般把月饼的冠名权归于了杨贵妃 。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其实,我国最早出现月饼的文字记载,是出于苏东坡的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也就是说从宋代时起,月饼才渐渐大行其市,并且多了团圆的含义,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 。到了清代,有竹枝词写道:“红白翻毛制造精,中秋送礼遍都城 。”到了民国,有北平俗曲唱道:“荷花未全卸,又到中秋节,家家户户把月饼切,香蜡纸马兔儿爷,猜拳行令同赏月 。”可以想见,在岁月的更迭变迁中,月饼曾怎样的辉煌与深入人心 。
甲:于是,水到渠成一般,传到我们这一代,中秋节理所当然要吃月饼 。我们小辈不但要吃出月饼的香甜,还要品出父母和长辈的关爱,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快快乐乐的长大!
乙:今天的《身边小百灵》是年级班的,她给我们带来的歌曲是《xxx》
甲:金色年华,建设菁菁校园,展示真我风采!
乙:金色年华,激扬多彩、亮丽、智慧人生,共建和谐、人文、书香校园!
甲:亲爱的老师、同学们,本期播音到此结束,感谢大家收听 。
合:下次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