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社团活动总结怎么写?( 四 )


一、训练
1、呼吸训练:要求社员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即胸腹式呼吸法 。经过练习,让社员逐步感觉气息的支持,运用到歌唱中来 。
2、发声训练:注意咬字吐字进行练习,纠正不正确的咬字吐字,结合发声训练用,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 。
二、合唱训练
训练中,采用视唱法 。指导队员分声部先后作识谱练习 。要求音高准确、节奏准确 。在分声部练习时着重指导社员唱好自己声部的旋律 。各声部的旋律掌握后,才进入填词演唱阶段 。用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的风格和特点 。让社员在各声部都相互了解其艺术要求的前提下,调节自身的音量和速度,达到声音和谐的效果 。
总之,经过训练,社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下个阶段的训练工作里,我们将会投入更大的热情,把合唱队的训练工作做得更好,把合唱队的水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

合唱社团活动总结怎么写?


合唱社团活动自从本学期以来,开设了将近3个月的时间,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不仅看到了大家的成长,也促进了我个人的成长 。合唱——它本身就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不像独唱,追求的只是个人的声音,它更需要长期的配合 。
关于声音与气息的统一训练,在开展合唱的初期,由于选择的班级跨度较大,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是嗓子条件比较好的学生,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于气息的认识,声音的统一包括唱谱时都存在一些困难,所以不得不放慢速度,逐字逐句地进行 。整个课堂一节课只有40分钟,队伍又庞大,有40多人,所以在初期,确实面临着一些困难 。后来在虞教导的建议下,由40多人改为12人 。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高、低声部的学生有了明显的合作意识以及听辨音的能力,视唱、识谱能力也有所提高,对于歌曲的情绪,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较好地表现 。
在训练中,运用呼吸训练法,让学生寻找闻花香的感觉 。刚进社团时,学生都未经过发声练习,声音“白而扁,气息浅,位置低,下巴紧 。针对这种情况,我先采用哼鸣练习,以便尽快统一声音的位置,取得声音的共性 。在发声练习中注意结合咬字吐字进行练习 。
在歌曲的选择上,定了《瑶山夜歌》、《小螺号》,在合唱训练中,我采用了视唱法,要求音高准确,节奏准确 。力求连贯,完整 。演唱时不忘填词,先要求学生把两个声部都学会,然后进行声部练习,在练习分声部时,除了音高、节奏外,应注意正确的分句,气息的保持以及音量的控制,然后,用哼鸣来合唱,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歌曲的内容 。
在歌曲的艺术处理上,为了更好地体现它的内容,要求学生要将所有声部和旋律都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