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怎么写?

说实话,在讲这节课之前,我就在思考:我要怎样讲 。如果不作为公开课去讲,我本打算把算术法解题作为重点去讲,而用方程解作为辅助 。可如果作为公开课去讲,我只能把急功近利的讲法收一收,而是去看课标,看教材,看编者的意图,去想除了教会学生正确解题之外,还需要教会什么,渗透什么?
看过课标,又看了教参,真正的体会到了编者的意图:教材从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中小学教学衔接等方面考虑,选择了相对较为优化的解题方法——用方程解决问题 。可由于小学生目前尚未接触到比较复杂的,用算术法很难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以对方程解法的优越性认识不足 。
正因为此,我特意制定我的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通过对比,发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实际问题的内在联系,学会知识的迁移和融会贯通 。
2、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
3、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了解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和重要性,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逐渐增强 。
怎样设计教程,怎样因势利导,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列方程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完成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 。我又一次陷入沉思:
课始,我出示了:根据测定,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 。
对这条信息分析之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根据这条信息,你能再补充一条相关的信息,并提出问题吗?,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 。
学生通过补充条件和问题,意识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实际问题的内在联系 。正因为等量关系式不变,学生很容易想到了用方程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实际问题 。问为什么会想到用方程,学生答:因为这样顺着想很容易呀?我给予了认可和肯定 。问还有其他算法吗?学生说出了算术法用除法 。这里我没有过多的解释和停留 。结果导致讲课后,好几位同事提意见说:讲算术法时间太短,太过仓促,没有讲为什么“分率所对应的量÷分率=单位‘1’的量” 。
后来我又出示了: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是44万平方米,比故宫面积的多8万平方米 。故宫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米?
通过这道题的练习,学生更加认定了在解决单位“1”未知的题中,用方程解还是有其优势的 。
课讲完了,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中似乎又有一点失落 。为什么?可能认为自己并没有上好那节课吧!自己的课还有这样那样的瑕疵吧!听听领导和同事的建议,自己收获颇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