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抛运动》教学反思怎么写?( 六 )


我觉得本节课最大的成功就在于通过问题的设置 , 让学生明确了实验探究的目的 , 从而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热情 , 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较大 , 无论是刚开始的理论分析还是实验方法的设计、对实验结果的预测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判断方法的阐述上 , 学生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其次是整节课教学过程比较流畅 , 遵循了实验探究的一般流程: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实验探究—规律总结—规律应用 , 这种探究流程也体现了物理思维之美 , 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的探究方法 , 才能学以致用 。在规律总结完后 , 回过头研究本课开始提出的问题 , 通过学生讨论 , 自己提出解决的方法 , 加强了学生的合作交流 , 学会主动学习 。学生通过讨论 , 绝大多数同学按照平抛运动的规律能够解答出来 。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 , 教师为主导 ,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 教师只是引路人 , 避免了教师的包办代替 , 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 同时学生也能从中获得成就感 , 从而强化学习的兴趣 。最后通过拓展一步 , 进一步加深平抛运动的理解 。课堂上循序渐进 , 由浅入深 , 学生在理解接受平抛运动的规律时相对比较轻松 。
在平抛运动这节内容中 , 重要的不是平抛运动自身的运动规律 , 而是要通过研究平抛运动的思想方法来扩展思维 , 掌握各式各样的曲线运动处理方法 , 即:“划曲为直 , 一分为二” 。只要掌握好这种方法 , 对于一般的曲线运动 , 我们都可以解决它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 , 如何渗透这种方法是难点 , 在讲完平抛运动后 , 给出学生一个一般的曲线运动 , 学生只知道“划曲为直 , 一分为二” , 但是具体怎么样来建立直角坐标系 , 怎么样分解运动 , 分解运动后的分运动分别是什么样的运动 , 即成为学生的拦路虎 , 一般对合力和初速度方向垂直的情况都比较容易解决 , 但是只要碰到初速度与合力的方向不垂直的情况 , 学生就比较难理解 , 这就需要老师不断给学生强化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 , 只要能处理好这个问题 , 我想大部分学都能很好的掌握本部分的内容 。还有 , 在建立直角坐标系时 , 并非只有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 , 在没有条件限制时 , 运动的分解是有无数种的 , 只是用不同坐标系分解后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 , 所以在解题时 , 应因题而异 , 选择最好的 , 最简单的解题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