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研讨课心得体会怎么写?

名师工作室研讨课心得体会
9月18号在工作室活动中上了一堂自主课堂研讨课,由于设计不够精巧,预设到的各种情况不够充分,导致学生和听课的老师所获不多,我觉得很难受,也很抱歉,以致这几天脑袋一空闲就会回想起那天上课的情形,想着如何改善每一个环节 。也正因为如此,让我想清楚了很多以前一直迷惑着我的很多问题,更坚定了以后要走的方向 。这其中,工作室的主持人曹靓校长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帮助,非常感谢,这鼓励和帮助会指引我一直向前进 。更重要的,是每每想起孩子们那一双双澄澈的眼睛,我就觉得自己身为一名老师,有义务不断提高课堂效率,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会思考、合作、倾听、交流、表达,学会学习,掌握未来社会的生存之本,提高生命质量!下面就谈谈这堂研讨课的得与失 。
得:首先,敢于改变之前经过一年的实践,已经走得非常成熟的课堂模式,即自学课—汇报课—反馈课,孩子们已经在行为和思维上训练有素,汇报课上均能侃侃而谈,自信大方地展示自己,对课文的朗读、结构的梳理、主问题的理解,文章的批注,写法的分析、小练笔的展示,他们精彩的发言有时总会让我感动很久,那思考的深度很难让人相信他们只是三年级的学生 。孩子们的潜能一旦被激发,就像火山爆发一样,让人震撼!但自学课—汇报课—反馈课这一模式更适合小学高段的'学生和初中生,小学低中段的学生无论在思考能力还是组织能力上都无法适应,从老师们久久不敢尝试自主课堂就可以得知 。因此,我必须寻找另一种更适合中低段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 。而每堂课采用几次“先学后教”,每一次“先学后教”包括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全班汇报三个环节,如此循环,老师的引导,学生的组织都会更加到位 。
其次,在每堂课采用几次“先学后教”的课堂模式中,具体环节为:单元导入,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大组汇报,教师点拨——拓展提高,课堂小结 。其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大组汇报,教师点拨是课堂的关键环节 。导学单的设计要完全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设计,真正起到导学的作用 。例如在《蟋蟀的住宅》一课中,第一次先学后教为:生字词学习和课文朗读 。生字词学习中一些难读、难写、难理解的词语应该在小组交流中就解决,小组直接合作课文朗读,汇报中如果课文较长,可以选取重点段落汇报,其他学生倾听,点评 。第二次先学后教为:梳理文章结构 。由于是当堂画知识树,难度较大,所以在画之前导学单上要做好铺垫,可以提问:通过默读课文,你知道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吗?它是怎样建造住宅的?学生不用回答,但他会思考这两个问题,在此基础上画知识树就不难了 。为了节约时间,可以让一个小组先在黑板上画,形成小组意见后直接汇报 。第三次先学后教为:深度理解文章 。设置一个主问题:为什么蟋蟀的住宅被称为“伟大的工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然后围绕主问题进行课文批注 。汇报时要注意加强生生、师生间的交流,学生理解错误的教师要进行正确导向,学生理解不深的教师要进行点拨和提高 。第四次先学后教为:分析文章写法,完成小练笔 。这一环节教师要给与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为了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小练笔分仿写和当堂创作 。在最后的课堂小结这个环节中,采取回归课文知识树——回归单元知识树——回归整册书知识树来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主题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