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的教学反思怎么写?( 二 )
三、强化朗读训练,做到引生入胜 。
有效的朗读应该是“内化性朗读”,即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准确地把握课文内涵,通过“润物无声”的语言真正激发出学生的情感 。只有在“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基础上的朗读才能有效性的朗读 。在这堂课上,我注重朗读的训练,通过理解词语的意思,借助表演感知了事物的特点等方法去理解句子的含义,然后通过读的方式表达出来 。以“神情”为朗读教学的落脚点,感悟形象 。随着故事的发展,与学生们一起化身为陶罐和铁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我确实不敢碰你……”在老师一拨学生一答的交替对话中,老师就是铁罐,学生就是陶罐,随着故事的发展,情绪也自然转换,在朗读读对话时做到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
我们总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一堂课之后,总有或多或少值得我们思考和改进的方面 。
比如在引领孩子,在驾驭整体文本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神情”背后的“心理活动”还有待深入 。在我看来,本课对话教学的主题恰恰应该是“心理活动” 。只有挖掘心理活动,才能将对话主题往“如何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逼近 。正所谓“语文,为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而教!”因此,为了内化性朗读,还需要多一点教师的“追问” 。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反馈的学习情况,对学生思维作即时的疏导、点拨,“追问”无疑是实现“有效学习”的指导策略 。通过追问,可以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如在指名读铁罐说的话时,老师可以这样追问:“你为什么这么读?”“铁罐,你干嘛这么生气?”“陶罐的什么话激怒你了?”“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瞧不起陶罐?”这样学生就会很自然地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在课文中“走一个来回” 。从而达到老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
另外,小学生正处于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模仿性,可塑性非常的强,所以在类似的文章教学同时,老师可依据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对孩子开展适时的教育,引导学生善的理念 。
《陶罐和铁罐》的教学反思怎么写?
本教学片断体现了以下教学理念和教学特点:
1、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创造,是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主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展开合作,通过分角色朗读、体验、相互启发、评价、激励,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发展了学生的特长,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 。在合作学习时,教师注意了指导和参与 。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 。合作应该是在教师引导的前提下的合作 。首先应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合作学习方式 。同时,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之中,及时发现问题,引导交流,促进合作的实效性 。
- 神兽|中国十大传统神兽,中国神兽有哪些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
- 《浮生六记》: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