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怎么写?

果然没有记错,我知道这部片子时,是20年前 。1992年至1993年度获奥斯卡最佳故事片奖的影片 。那时,我刚刚大学毕业 。
那时,这部电影很是轰动,没有网络的年代,对一部上乘的影片的褒奖,瞬间就传遍了全世界 。我知道是一部关于二战期间,保护犹太人的片子 。那时,我对奥斯卡刚刚有所关注的时代,同期的影片有《与狼共舞》,《金色的池塘》等到1995年,刚和老公谈恋爱时,有个银龙录像厅和巴可录像厅,总有朋友给免费的票,我们就看了不少,那时印象最深的是《生死时速》等大片,老公时间不合适时,我就自己去看,我喜欢看上午场,一是票有限制,再是白天人少 。每每看完一部惊心动魄的大片出来,走过华联旁边的矮墙去等车时,我总是长舒一口气,哦,我真是幸运,没有仇家追杀我!我还能在阳光下去等车,然后再去工作 。那时,我是做业务的,我经常选择周一的上午,享受我的自由时光,不是看大片,就是去洗澡,或者逛街 。那时的我,非常讲究错峰消费的 。
那时,我还没机会看这部著名的片子 。
再一次提起这部片子,是和一位大我8岁的姐姐聊天时谈到的 。这位姐姐我一直很尊敬,她能把握每一次机会,低价时买到合适的房子,价格涨到合适时,卖掉,这样,她在不到50岁时,就可以安心享受退休时光了;再就是她40岁时,开始练瑜伽,还特意去外地学习过,回来后开过小型的瑜伽馆,这对我步入40岁时,是个很积极向上的一种影响 。她提到这部片子时,说了一个细节,说犹太人在集中营的时候,为了能活下来,女的把嘴唇咬破了,用自己的鲜血来化妆修饰自己,那是一种人性的本能!战争期间,还有什么人性可讲呢?我一直记着这个细节 。
去年9月后,孩子上初中了,每年6点半,他就背着大书包上学去了,我8点钟上班,即便是走路,也就40分钟的时间,于是,我有了30--40分钟的空闲时间 。于是,我就每天看这些获奖影片,一部180分钟的片子,我有时要看一周,慢慢看,细细看,越看越有滋味 。
昨天,我终于鼓起勇气看了这部《辛德勒的名单》 。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怎么写?】从前的片子,看了归看了,一直静不下心来写点什么,我想大概是机缘不够吧 。
奥斯卡·辛德勒是位德国商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从前做事不成,不是因为经济,不是因为能力,是因为没遇到战争 。他适时机,在德国人控制犹太人的时候,开起了加工日用品的工厂,大大地赚了不少钱 。他一边收留犹太人,一边用美酒美女和美元与德国军方高级长官接触,稳稳地赚钱 。随着战争的逐渐升级,事态开始变化,有犹太人被成批地送上火车,这就意味着死亡 。当他在月台上救出他的财务管家时,他意识到了,他工厂里的工人是相对于其他犹太人是安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