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观后感怎么写?( 四 )


影片的背景为50年代的美国,二战结束,经济一片繁荣,但同时恐慌、贫穷和失业仍然困扰着人们,青年一代在物质富裕与精神空虚间迷失,信仰的空缺、对传统价值观的怀疑酝酿着一场文化风暴的到来,垮掉的一代、嬉皮士文化均起源于这个时期 。《大师》仍然是一个讲述战后伤痕的故事 。从战场归来的弗莱迪对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措手不及,战争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心理问题十分严重 。在尝试融入新社会的努力以失败告终后,他决定放逐自己,却在走向自生自灭的途中偶遇了让他看到一线希望的兰卡斯特 。在追逐与保护“大师”兰卡斯特的过程中,逐渐看清信仰的两面、看懂自己与兰卡斯特之间的关系、发现看似完美和气的大师家庭中极不体面的部分,在兰卡斯特的激发下,弗莱迪学着理性地看待一切,并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
毋宁说弗莱迪与兰卡斯特深深信任着彼此,不如说他们其实是需要着彼此 。弗莱迪需要一个了解他、帮助他走出心理困境的大师,而兰卡斯特则需要弗莱迪让自己的教义更为成功和有价值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似乎从《血色将至》到《大师》都试图在寻找一种“类父子”的关系,一种可能不被理解的,复杂到难以多带带用爱与恨、积极或消极表达,但却超越常规情感的存在 。
安德森一向不喜欢自己的作品被过度解读,他认为他所要说的东西已经全部在影片里呈现出来,没有更多隐藏的意义,假如你看到的就是这些,那它也只有这些 。这种特殊的坦诚方式却往往让影片更有厚度 。《血色将至》塑造了一个20世纪初为达目无道德底线的成功的阴谋家,《大师》却在道德沦丧的“石油大亨”之后描绘了50年代美国寻找希望、重建信仰的过程,假如安德森有心再度延续这个主题拍一部电影,也许会成就一个全新的经典三部曲 。

《大师》观后感怎么写?


未看《大师》前,对马相伯的认识颇少,直到看完这一集后,对这样一位拥有罕见的天赋和勤奋一生的爱国人士心生敬佩和崇敬 。
马相伯,复旦大学创始人、震旦大学首任校长 。出生于一个天主教世家,出生时,英国女王的坚船利炮正隆隆地向这个国家驶来 。12岁从江苏丹徒的私塾走出独自一人摸到了上海的徐家汇,受教会学校的经典教育,史家说,这一走,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走进了历史 。他晓天文、数学,而且学贯中西,精通八国文字,成了一位神父 。但1875年,这位出色的中国神父,不堪忍受法国教士的欺负,告别了估计的教会生活 。
这一年,中法战争,中国实际上打赢了,但是签订了耻辱的合约 。在这种情况下,马相伯把两件事情分的很清楚,一是他的信仰,他认为信仰是不能动摇的,可是当面对着当时外国人欺负中国人的现实,包括在教会中,中国的教士和教徒,也收到外国教士的歧视 。这迫使他离开了教会 。之后他将年富力壮的时期全部贡献给清朝的洋务事业,壮年生涯浪费在了一项失败的事业中 。自此以后,他便走上了教育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