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案怎么写?

四年级语文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案
授课内容: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教材分析:《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德国地质物理学家魏格纳在病房里看世界地图,发现并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做了许多考证工作,在法兰克福召开的地质学会上作了《大陆与海洋的起源》,引起地质界的震动事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和叙述顺序,体会科学家探索大自然奥秘执著精神 。
2、
3、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
交流感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学家的执着精神 。教学难点: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 。教具准备:世界地图 。
教法与学法:启发式,合作学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质疑
出示课文题目,指名读题目,你想到了什么问题?(是谁发现了?在什么地方?发现了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勾画 。
二、读课文,初步感知
1、反馈自读情况 1指名拼、读词语: ○静谧(mì)
精神大振(zhan)
枉(wǎng)费心机
浩(hào)如烟海
资(zī)料
召(zhào)开
起源(yuán) 2理解并识记词语 。○
2、指名读课文,思考:谁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了什么?(魏格纳在医院的病房里观看世界地图发现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形状十分吻合)
3、读有关词句再次明确魏格纳的发现 。
三、观察、印证
1、分组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南美洲一块凸出的陆地和非洲西海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看是否吻合 。
【四年级语文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案怎么写?】2、找出南美洲巴西的每个海湾和非洲西海岸上相应的凸出部分,看是否吻合 。
3、再观察其他大陆板块,知道所有的大陆板块都能吻合在一起 。
4、这样的发现引发了魏格纳什么的想法?(读第五自然段)
四、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指名读5-8自然段 。
2、指名回答:魏格纳产生了什么样的奇想?(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的陆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不断偏移才分成今天的各个大陆,它们的海岸线才会惊人的吻合 。)
3、分组讨论:魏格纳产生了这一奇想之后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自读有关内容并在小组内讨论)
4、汇报交流
1各组汇报:
○魏格纳是怎样做的?(把想法告诉柯彭教授;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看到一份有关古生物化石的材料;又做了很多考证工作 。)
2对照地图研讨这份资料怎样证明了魏格纳的发现的正
○确性 。(中龙是爬行动物,既见于巴西又见于非洲 。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由此证明:当时中龙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 。) 3结果怎么样?(指名读文中8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