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马说》教案怎么写?(23)


3.关于背景: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难以找到出路 。通不过科举考试就潦倒终身,即使考上了还要受到种种限制,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韩愈自身就经历过这种遭遇,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 。
4.关于伯乐: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人,姓孙名阳 。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 。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 。伯乐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伤心流泪,并且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盖在千里马身上 。千里马低下头吐气,仰头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在感激伯乐体贴它啊 。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泛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 。
教师抽查预习情况,督促学生积累生字、通假字 。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提醒学生注意句中停顿 。
(3)学生大声读课文,注意语调的变化 。
(4)学生齐读课文 。
2.翻译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
(1)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翻译课文 。
(2)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
资料内容如下:
①积累重点词语 。
相、骈、枥、策、粟、邪
②掌握一词多义 。
③难句翻译 。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
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要和平常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 。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解决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适时给予指导点拨 。
四、合作研讨,深层探究:
1.学生齐读课文 。
2.教师设计相关问题,供学生研讨 。
(1)提问:伯乐和千里马各指什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伯乐?
学生明确:“千里马”指人才,“伯乐”指识别人才赏识人才任用人才的人 。
按常理来说,应是先有马,然后才有对马的认识 。然而对于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世上先要有会相马的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 。千里马是常有的,可伯乐不常有,表明千里马多伯乐少 。因为没有人识得好马,即使有了好马,也只是被当作一般马对待 。所以,对千里马来说,贵在发现有“马”,贵在伯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