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怎么写?( 三 )


三、巧设问题情境——认识“克”,感受1克 。
克相对千克而言,没有那么直观,感觉也不会那么清晰 。我在同学们还对体验几千克津津乐道时,巧设一个问题情境:树上的小鸟看到同学们在称体重,也想知道自己有多重,于是,小鸟飞到健康秤上,此时,指针动了动,最后停在0刻度的旁边,提问:小鸟重几千克?此时,学生的思维产生了碰撞,学生质疑无法看出小鸟重几千克,学生质疑的同时油然产生需要更小的质量单位的需要,激发了学习更小的质量单位的热情,从而顺理成章地导入“克” 。这是对“克”的首次感知,还使学生产生“1克究竟有多重”的浓厚兴趣和学习欲望 。
接着让学生体验——1克有多重 。告诉学生一个小砝码重1克,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并要求他们掂一掂,感受1克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1克的印象,我设计利用克与千克在感觉上明显的反差,让学生同时掂一掂1克和1千克的物体,说出自己的感觉,使学生在脑海中克与千克形成鲜明对比,进而建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概念 。最后通过掂一掂、估一估文具的质量,强化了学生对“克”的认识 。
最后让学生研究——克与千克间的进率 。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1千克=1000克,而让他们在称盐的活动中去发现 。实验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计算出2袋盐重1000克;第二步用台秤称两袋盐的重,得到1千克;第三步作出判断:1千克=1000克 。学生通过称盐的实验,不仅得到了千克与克的关系,而且再次体会了1千克与1克各有多重 。
【《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怎么写?】传统的课堂教学,就像插秧与收割,老师的角色也就是播种与收割的农夫,按部就班,学生就像庄稼,整整齐齐,过程看似有条不紊却千人一面,缺乏激情,学生在平淡中接纳与收获,而新课堂和新理念更应该像一场足球赛,老师的角色是教练,学生就是运动员,球场外,教练制定战术,确定目标,球场上,运动员各尽所能,攻城拔寨,只为共同完成的目标:胜利 。过程无法预料,但却精彩纷呈 。新课堂教学就应该如此:既有精心完美的预设,更有激情四射的生成 。只有学生充分体验和感悟,才能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只有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才能在充满乐趣体验中获得成功的愉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