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比赛参赛经验交流会发言稿怎么写?( 二 )


后来经过再三的商讨、斟酌、权衡才确定了“用微元法求旋转体的体积”这课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旋转体司空见惯,便于展示实物模型,比光展示数学公式显得好看 。家里的花瓶、女同志的手镯、轮胎的内胎、高架桥的桥墩子、电厂的晾水塔、搅拌机装料罐、学生实训室里的机械零件、宇宙飞船的返回舱等,这样就决定了这个选题将会有丰富的内涵②用微元法推导体积公式时便于与计算机动画相结合 。可将旋转体切成一个个的小簿片,将每个小薄片的体积累加起来,然后用取极限的手段便可推出整个旋转体的体积,切片及累加的过程可用计算机动画形象直观地展示,既好看,技术性又高,容易给评委留下好印象③计算旋转体的体积有实用价值,比如计算出桥墩子的体积,就能知道建桥墩子需要运多少料;计算出晾水塔的外形体积,就能估算出晾水塔能装多少吨水,发电厂就能确定需要建多少个晾水塔;计算出搅拌机装料罐的体积就能知道装几吨料,就能确定承载装料罐的汽车装几个轮子,因为压力是平均分配在每个轮子上的 。有增老师还给这个课题起了个主标题:无“微”不至 。意思是:没有“微积分”中的“微元法”,就会有很多事做不成,潜台词是:连旋转体的体积都求不出来 。主标题与副标题联系紧密、浑然一体,有点创新性 。
3.创新就是实际工作中产生的灵感
【信息化教学比赛参赛经验交流会发言稿怎么写?】参赛作品中用到了图片建模法,我觉得就是一种创新 。随便拿来一个旋转体,让你用数学方法计算它的体积,一般是难以完成的 。因为你不知道它的轮廓线(母线)方程是什么 。有增老师想了个方法,照个图片,将图片导入数学软件,在轮廓线(母线)上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点,然后根据这些点的坐标用数学软件拟合出轮廓线(母线)的方程,这样就能用公式计算出旋转体的体积 。后来我就想:有增怎么想出了这么好的方法?我觉得这他参与数学建模指导有关,他熟悉数学软件,知道数学软件有取点和曲线拟合的功能 。从这个事可以看出,创新就是实际工作中的灵感,实践才是创新的源泉 。看来平常多干点事还真没坏处 。
再说收获:
1. 通过参赛提了高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
无论你欢迎不欢迎,喜欢不喜欢,信息技术与教和学的高度融合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只有主动地去适应这个趋势,主动地参与信息化教学,将来才能成为一名不落伍的老师 。
过去我给学生教数学采用的手段:粉笔+黑板,参赛后我鸟枪换炮了,改用课件上课,况且摸索了比较适合数学老师的制作课件简便的方法 。把教材内容拍成高清照片,用2345看图王随便剪裁,公式、图形直接用手绘(配一块手绘板就可以),大大节省了制作课件的时间 。本学期我教8个班的数学,按过去的办法,我得在黑板上写8遍,现在就轻松多了 。院长在报告厅里曾说:信息化教学是来解放老师们的,不是来给老师们增加负担的 。对这点,我已深切地感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