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怎么样?( 八 )


主食是饺子,饺子的说道很多,最好是猪肉芹菜的,要选两个饺子一个放硬币,一个放糖,看谁能吃到,谁吃到了就祝福来年一年财源广进,幸福甜蜜 。其实这个祝福很好,谁吃到了都是一家人的服气 。饺子煮好了要从锅心涝第一一下几个丢外面去,据说是为了敬给过路鬼魂 。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 。过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 。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 。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 。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
放鞭炮
年夜饭做好还没吃之前要放烟花鞭炮,这是孩子门最喜欢的节目了 。其实烟花春节一般要放两次的除夕和元宵夜,鞭炮就多了,除夕晚饭和年夜饭前,初一早中晚饭前都要放,还有逢五的日子,等等 。
初一初二不扫地
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孝感人不扫地、不挑水、不生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 。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台边烧纸钱,说是“买水” 。门神要在初二取下烧掉 。
拜年
年夜饭吃完后孩子要给长辈拜年,给爸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磕头,然后大人准备红包,成年人也要给父母拜年,祝福老人长寿、健康 。然后就是从初一开始要带上礼物给亲朋好友等等挨家挨户拜年,要很多天 。一般已婚男子携全家除夕、初一要在父母家过年,初二要到岳父家拜年 。也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庭、初三初四拜丈人”之说 。“破五”吃饺子
“破五”吃饺子,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 。清晨起,家家户户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脚”被称作“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 。
正月初六“送穷”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一种很有特色的过年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 。早在宋朝时,送穷风俗已相当普遍 。宋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 。
送穷风俗的仪式大多是: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 。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 。看来,各地送穷,各有各的办法 。民间广泛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
糖瓜祭灶
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 。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冀“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 。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
春节时,老东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东北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也是东北人家中必备的食物 。东北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 。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相联系 。所以,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老东北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 。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 。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