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反思如何写?( 三 )


一、入情入境 , 以境激情
“情生于境 , 境能移情” 。在学生理解燕子遇到的麻烦时 , 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 , 我播放一段大风大雪的录像片 , 狂风暴雪的震撼力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 。其次 , 过渡语设计都很煽情 , 很符合这一课的感情基调 , 在放风雪录像片时 , 老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这样说:“风猛烈地刮着 , 雪纷纷扬扬地下着 , 真是狂风暴雪 , 天寒地冻 , 小燕子觉得冷 , 也觉得饿” 。在观察课文插图时老师又饱含深情地说:“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到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有大人 , 有老人 , 还有和你们一样大小的孩子 。其中有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 , 你们想认识她吗?” 。结束时老师煽情的声音又再次响起:“正是有了千千万万有爱心的瑞士人民 , 燕子得救了 , 它们坐上漂亮舒适的专列 , 离开了瑞士 , 到了温暖的地方 。活泼可爱的燕子 , 热情善良的人们 , 在大自然里幸福地生活 。生命是这样美好 , 人与自然是这样的和谐 。来 , 我们为幸运的小燕子放声歌唱 。”(课件:儿歌《小燕子》) 。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录像片和煽情的导语不仅很好的渲染了课堂气氛 , 而且为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了解
人们不畏严寒到处寻找燕子是多么的不容易提供了帮助 , 同时也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了情感铺垫 。
二、自主探究 , “读”占鳌头
“书读百遍 , 其义自见” 。阅读教学 , 读是关键 , 是“问”和“悟”的基础 , 读既是实践 , 又是训练;既是感悟 , 又是熏陶;既有理解 , 又有体验;既有语感的培养 , 又有情感的陶冶 。好书不读不知其妙 , 读是学习语言的根本方法 , 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 。而老师就恰恰抓住了这一点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 , 在读中有所感悟 , 在读中培养语感 ,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如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用自己质疑提问 , “同学们都读过了这个感人的故事 , 一定有许多问题萦绕在你的脑海中 。谁来说一说?”这一做法 ,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 尊重学生的学情 , 把读书的权利、选择的权利还给了学生 。同时在学习小贝蒂一段时 , “哪些语句使你感动 , 画出来 , 读一读 , 想一想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这个开放性的自学要求涵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之一 , 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 促使学生经历“感悟——提炼”的学习过程 , 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学生汇报、交流过程中 , 教师恰倒好处的引读、指导读 , 更提升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体会 。整节课首先是自由质疑 , 初读感知 , 接着 , 品读感悟 , 深入情境 , 同时又在研读中感受浓浓的爱心 。清亮的童声始终响彻课堂 , 琅琅的读书声成了课堂最美的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