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 五 )


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
学生不应被动地接受知识 , 而应当处于主动、积极的知识构建状态 。每个学生都有其特有的个体学习经验与知识结构 , 而新学知识和原有知识之间的衔接问题 , 可通过同化和顺应等思维过程得到迁移和解决 。
在同化过程中 , 新知识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结构所解释 , 并被纳入到结构之中 。如初中数学中的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运算 , 可纳入到小学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体系之中 。在顺应过程中 , 原有知识结构和经验按照新知识的生成过程重新组合 , 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完善和发展 , 同时又产生新的变化空间 。如较小数减去较大数在小学数学中是不成立的 , 而在初中有理数范围内相关计算是可以成立的 。
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是复习准备篇 。这个设计就是为了小学、初中英语的衔接 , 兼顾了城市和农村学生的差异 , 因为农村和城市学生的英语起始教学时间有很大不同 , 所以需要教师了解学生 , 把握进程 。这样的课程设计 , 就是为了特定学段学生知识的衔接与迁移 。
还有 , 小学阶段的科学课 , 内容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工程设计、技术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 与初高中的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涉及学科知识的迁移 。但在现实教学中 , 很多老师仅仅是照本宣科 , 没有引领学生及时进行归纳总结 。如果在小学阶段 , 学生掌握了这门课的基本思想要领 , 到初中开始学习生物、物理、化学时 , 就不会把这些学科看作崭新的学科 , 产生畏难情绪 。
现在很多地方的初中设立了“研究性学习”类课程 , 内容涉及自然学科、人文学科、工程技术学科的研究过程、学习方法和创造发明原理 , 一些学校的高中课程中还有数学建模、研究性学习课题等等 。这些课程设计的初衷 , 就是加强初中、高中各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 , 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 , 从而为孩子们的终生学习、创新研究、保持探索的兴趣打下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