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春天》教学反思怎么写?

《祖国的春天》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
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
3.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 。教学重点:随文识记本课生字,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 。教学难点:准确识记生字,多种方法理解字词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播放有关春天的图片
师:喜欢这样的春天吗?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春的脚步到祖国的各地看一看 。板书课题,齐读 。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首先请听老师朗读一遍诗歌,大家注意听准字音 。
2、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3、学习第一小节:
作者是怎样来写春天的美丽呢?她把春天比作了什么呢?找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思考 。
师:同学们说可真好,作者正是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春天的美丽 。这一小节在全文中非常重要,它是总起了全文,后面的五节诗都是围绕小姑娘的脚步来写的 。那么谁愿意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呢?
4、学习2——6小节
师:这位美丽、幸福的小姑娘都去了什么地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她走过的地方 。
师:谁愿意说一说小姑娘到过哪些地方?
生:她到过田野、河流、草原、山冈、村庄 。(师板书)
学习第二小节:
师:那么现在我们就随着春姑娘的脚步到田野去看看,那儿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指名读第2小节后学生回答问题 。
师:在这一小节中还藏着一个生字呢,谁发现了快告诉大家 。(壤)对了,在学习“壤”之前,我们要先学习“襄” 。
谁认识它?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对它的了解吗?(学生从字形、字音、字义方面分析)
师:加上土字旁它就变成了rang,土壤的壤,你还能为它括词吗?生组词 。
师:出示“嚷”认识它吗?它与“壤”有什么区别?
你能正确选字填空吗?投影出示句子:
我的家乡有着肥沃的土() 。
别()了,同学们正在写字呢 。
(学生如能说出“镶”“攘”等字则相机读一读认一认 。)
师:课文是怎样来写土壤的?指名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指导书写“襄”“壤”
师:这一节给我们展现的是田野那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就让我们在这美好的春光中,大声读出自己的感受吧 。齐读 。
学习第三小节:
师:春姑娘走过了田野,她又来到了哪儿呢?(河流)河流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请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余同学思考后回答问题 。结合学生的回答相机学习生字“汇”“闸”“蓝”
简笔画识记“汇”,查字典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闸”,形近字区别“蓝”、“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