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第五项修炼》有感怎么写?( 四 )


而有自己独立见解的,想实现新想法的,都是刺头,被时刻提防,百般打压,因为组织不需要这种人,组织需要的是稳定 。这种人天生具有颠覆性,很容易影响到旧体系的发展,是组织的天敌 。
长久下去,组织就如一滩死水,失去活力,步入衰退,效率低下,内耗严重,严重影响到组织的生存 。这时组织内就有变革的力量、有变革的领袖人物顺应潮流,力行改革 。
本书提出的一些观点,我觉得对现阶段的体制很有借鉴意义 。即:万物有灵,世间万物为一体,组织也是具有生命力和学习力的,个人需要与组织共同学习、共同协作、共同修炼,变革需要由下自上推动,而不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 。
组织不是某个人、某些人的组织,而是每个人共同的组织 。我觉得,体制内过于提倡领导权威,神化执行力,缺乏一种自下而上的沟通反馈机制和能力,缺乏双向流动和甄别共同愿景的能力 。
我们鼓励创新,其实是幌子,我们鼓励的是有目的性创新,讲求的是控制和妥协 。
我想未来的理想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生存求得保障,自我得到超越发展,资源得以自由流动 。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其一,是为定数,也是变数 。
我想这变数,就是我们每一个独特的个体 。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认识自我,改变社会,从我做起 。

读《第五项修炼》有感怎么写?


随着打破垄断呼声的日渐高涨,长期在政策庇护下的电力行业的温室,正在逐渐拆除,我们的企业将直接暴露在阳光下,遭受风吹和雨打,面对市场经济的长驱直入,电力企业该何去何从?面对企业对从业人员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电力员工又该如何应对?
在认真读完彼得.圣吉著的《第五项修炼》书后,才恍如醍醐灌顶,顿时觉得豁然开朗 。《第五项修炼》是一本探讨个人与组织生命的书,它让我们看到个人及组织中几种潜藏的巨大力量来源,而对我触动最大的莫过于作者在书中提出的:组织要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使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
从参加工作起,我就常常被自己身边这一群朴实、敬业的电力人感染着,在他们平凡而又伟大的无私奉献中,我一次又一次地感觉我们的企业充满了无限的生机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全方位的覆盖,旧的体制已无法再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我们企业正面临着严峻挑战 。这就需要我们全体员工在打破旧体制,迎接新的管理模式中,不断学习进取,不断开拓创新!通过提升学习力来带动执行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已刻不容缓 。
建设“一强三优”的现代电网企业,首先必须使企业的员工个个成为“学习者”,使企业脱胎换骨成为学习型的组织 。跨过WTO的大门,谁都知道知识和能力是立身之本,学习与培训证书是敲开职业大门的“双枪” 。如果你曾经挤过高考那座“独木桥”,或者经过几年的苦读,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拿到了一本足以值得炫耀的文凭,以为从此就可以一劳永逸,那你恐怕会变成那只输给乌龟的兔子 。知识更新的速度永远超乎想象,职业对学历的要求也像软件一样不断升级,人才的定义也就“水涨船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