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教学反思如何写?( 三 )


4、巩固性提升:针对于中考及课标对本部分的要求 , 设计了与中考接轨的相应练习题 , 也是通过学生的强化训练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做这类题目的方法和技巧 。
比较满意之处:
生活离不开物理 , 物理离不开生活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 , 最终又服务于生活 。本课中练习题的设计我很注重从生活实际中引出物理问题 , 又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 , 感受到物理的趣味和价值 , 体验到物理的魅力 。在教学方式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启发式教学 ,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题 , 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 , 启发学生的思维 , 通过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的发问、释疑 , 使学生认识到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定义、公式和单位的掌握得到强化 , 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练习的学习活动中 。
2、加强物理过程教学 , 渗透科学方法 。在教学设计中 , 特别突出了密度概念建立的过程 , 在建立密度概念的过程中还注意渗透了比较的方法、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等物理学研究的方法 。
3、对于九年级中考复习中 , 复习课要做到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要求来说 , 本节课的题型设计、学生的练习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到位的 。
不足之处:
1、为了追求复习课的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 , 课堂的实际操作中很多地方还是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 , 没有充分的让学生动起来 , 没有真正做到让学生听明白、写下来、想明白、讲出来 , 仍然还存在着师讲生听的嫌疑 。
2、由于对学生不够放心 , 有些地方还是讲的过多 , 整个一节课的轻重、练习难易、目标缓急把握的不够到位 , 以至于教学目标没有完成 , 在“巩固提升”中的4小题本来是要给学生总结的 , 但没有完成 。

《密度》教学反思如何写?


《密度》在第七章中是一个重点 , 也是一个难点 , 在上课前在教材处理上我将本节课分成导入――实验探究――密度概念的建立――练习巩固四部分 。课前我设计了一个来源于生活中的趣味实验 , 如何鉴别水、煤油、酒精和醋?并让他们总结辨认的依据 , 当他们意识到可以利用颜色、味道等特性鉴别物质时 ,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 , 我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着手 , 拿出上节课测量过的体积相同但外表被我涂成了相同颜色的铜、铁、铝让学生辨认 , 使学生直观的认识到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 这也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 这种特性就用密度表示 , 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 ,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何通过实验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进行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