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建设考察报告写法怎么样?( 二 )



1、打造“香城”特色 。**是中国桂花之乡,桂花资源十分丰富 。为此,咸宁市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充分突出“桂”文化的主题 。在城市18条主干道中都大量栽植了不同规格的桂花,建设了以桂花为主题的桂花公园、沁香园、桂花品种园等,在火车站广场设置了月圆桂香雕塑,在潜山国家森林公园修建完成了国内首家桂花博物馆 。为进一步打响城市品牌,咸宁市立足于芳香植物资源丰富的特点,确定了打造“中国香城”目标战略,力争用3至5年时间,通过实施规划“留香”、设计“添香”、建设“增香”、全民“植香”、科研“选香”、督办“保香”等六大工程,将咸宁打造成为集香道”、“香河”、“香院”、“香泉”等为一体的名副其实的“中国香城” 。

2、突出“乡土”特色 。咸宁植物资源丰富,特色与珍贵品种繁多,在城市绿化中,咸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除充分利用好桂花与竹类植物外,还栽植了苦槠、枫香、樟树等乡土特色乔木,及南天竹、薛荔、石血等优良地被植物,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效野气息的城市绿化地被景观,为城市引来“山乡”气息,不断营造丰富的城市绿地景观 。

3、突出“丘陵”特色 。咸宁为丘陵城市,山体众多,为维护好城市的“山气”,咸宁对城区的山体进行了分级分类,植被最好的一类山体划为生态林地严格保护,植被较好的二类山体定为风景林地转化为山体公园,植物一般的三类山体适当划为城市建设用地以解决用地紧张的局面 。同时,为保持城市景观与山体绿化背景的协调,适度处理城市建筑形式、色彩、体量之间的关系 。合理处理城市高、中、低层建筑与山体之间的关系,留好视觉通道,把山体、绿色引入城市中心区 。

(三)舍得投入,严格标准抓绿化 。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绿量是基础,投入是保障 。自“创园”工作启动以来,咸宁市在绿化资金上舍得投入,每年平均投入1亿元用于园林绿化建;在建设方式上,通过“规划建绿、拆违还绿、借地生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屋顶铺绿、全民植绿、提质增绿”等方式千方百计抓绿化,城市绿化量逐年增加 。根据住建部卫星遥感中心测定,截至2011年咸宁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6.67%,绿化率为34.9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1.02平方米,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为96.46%,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为81.9%,河道绿化普及率达100%,均高出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咸宁不仅绿量充足,城市绿化层次也十分丰富,绿化多样性突出 。街道绿化、庭院绿化、公共绿地、滨河绿化等各类绿地,乔灌花、地被植物应有尽有、配置合理、设计精美、景观效果突出 。树种上乔木大苗数量多、种类全,桂花、楠竹等乡土树种最多 。在单个植物造型设计上也不拘一格、灵活多,视觉效果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