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顶级的自律:不说闲话,不管闲事,不惹闲人( 二 )


博主的母亲因一场意外去世,她和姐姐都沉浸在悲痛中 。
办完丧事后不久,邻居阿姨就出主意:“你们爸爸呀,得有个伴儿,你们俩姐妹可别不同意 。”
她和姐姐都还在难过中,没有心情回话 。
没几天,楼下的大叔也掺一脚,打算撮合博主的父亲和隔壁街的寡妇 。
父亲婉拒,表示等俩闺女成家后再考虑这事 。
姐妹俩也不想理会,忍了下来 。
不料,邻居们还是偷偷给父亲张罗续弦的事情 。
甚至撺掇父亲瞒着俩闺女,先去把结婚证领了 。
博主打听到邻居介绍的那位对象,风评并不好 。
于是向邻居表示感谢,委婉的告诉他们不要再管这件事了 。
然而,邻居仍然卖力的撮合,还怪博主不懂事 。
博主终于忍不住回怼:“我就不明白了,你们几个外人,为什么非要来掺和我们家的事呢?”
最后把邻居请出了自己家 。
显而易见,邻居两头不落好,得了这边的怨,在女方那边也不好交代 。
最后,博主说:“管不好自己事情的人,才更愿意去管别人的事 。”
总是在他人生活里找存在感的人,往往令人避之不及 。
特别赞同《德鲁德疑案》里的一个说法:最好的礼貌,是不要多管闲事 。
我看过这么一个段子:
有一个孩子在吃巧克力,有个大人对他说:“巧克力吃了会蛀牙,小孩子不要吃了 。”
孩子问他:“我们村口的王爷爷活到109岁,你知道为什么吗?”
大人很疑惑:“为什么?难道因为这巧克力?”
孩子说:“因为他从不多管闲事 。”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标准 。
如果别人需要你的帮助,等对方开口,你再出手也来得及 。
如若别人没开口,那就不便插手,否则只会吃力不讨好 。
最顶级的自律:不说闲话,不管闲事,不惹闲人
文章图片

03
不惹闲人
曾经有人问雕塑大师罗丹:“什么是艺术?”
罗丹给出的答案是:“减去多余的部分 。”
生活中,对我们来说无所谓的那些人,何尝不是多余的部分呢?
一位自媒体作者分享过一段经历 。
有一天,她毅然辞去了某个电视台的主播工作,放弃了铁饭碗,加入了自媒体的阵营 。
那阵子,无论关系熟与不熟,好些人都在质疑她的决定 。
面对负面的评价和异样的目光,她试着解释,希望得到理解 。
仔细解释过后,换来的声音有两种 。
一种是,“你怎么这么冲动”、“你真是太傻了”等诸如此类的回复 。
另一种是,尊重与支持她的选择,祝福她在新的道路上乘风破浪 。
这时候她才发现,第一种声音大多数都是泛泛之交,而他们对自己来说并不重要 。
后来,她去别的城市散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