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烙花|南阳烙画——作为南阳人你知道多少?
南阳烙花(南阳烙画——作为南阳人你知道多少?)
传统丝绢烙画《伏牛晨曦》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烙画”亦称烫画、火笔画,被誉为“南阳三大宝”之一 。它是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的铁扦代笔,利用碳化原理,在竹木、丝绢、宣纸等材料上作画,巧妙自然地把绘画艺术的各种表现技法与烙画艺术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
传统木板烙画《万里长城》
史书记载,烙画起源于西汉,兴盛于东汉 。在此之后,历经朝代更迭,但烙画传统始终未断 。大清光绪三年,经南阳府文吏也是烙画艺人赵星三的系统整理,使烙画艺术擢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并延续至今 。关于南阳烙画的起源和发展,在民间还留下了许多优美动听的故事 。
传统木板烙画《秋实图》
传统木板烙画《唐风古韵》
西汉末年,南阳城里有一姓李名文的烙花工匠,是远近闻名的烙画能手,人称“李烙花” 。老两口以烙花为营生 。有一天,“李烙花”在紫山边的一棵大树下小憩,(紫山今距南阳城西北约三十里)忽然有一男孩朝他跑来跪在他面前,说有坏人追杀 。求他相助,这小孩正是年仅十二岁的刘秀,被王莽追杀 。“李烙花”把刘秀扮作逃饭的哑巴,引到一块隐蔽的大石板面前,让他睡在上面,(后人叫它“刘秀床”,现仍有实物为证)躲过了莽兵的追杀 。临分手时,“李烙画”看他可怜,送给他一只精美的烙画葫芦作为盘缠 。
套彩丝绢烙画《国色天香百思特网》
刘秀和“李烙花”分手后,历经了南征北战,打败王莽,终于于公元二十五年建立东汉王朝,定都洛阳,号称光武帝 。此时身为帝王的刘秀并没有忘记昔日“李烙花“的救命之恩,差遣心腹携带葫芦暗中查访,找到“李烙花“后,即宣进京赐银千两,加封“烙花王” 。并把南阳烙画列为贡品,供宫廷御用 。从此,南阳烙花便蓬勃发展,名扬四海 。
套彩丝绢烙画《八仙神通图》
据志书记载,清光绪三年(公元一八七七年),擅长绘画的南阳府文吏赵星三在一次吸食鸦片时,烟隐过后,顿生画兴,以烧红的烟扦代笔在烟枪杆上烙烫作画,得一小品,喜出望外 。继而又在其它木玩上施艺,均获成功 。随潜心究研,久而久之,琢磨出一整套烙画工艺 。其烙画作品也逐渐成为达官贵族之间礼尚往来馈赠之佳品 。以至作为南阳的贡品进入清宫,一些烙画上品颇受皇亲国戚的青睐 。以后,赵星三又收了四个弟子:大徒弟李番之能写会画,精通各种花色,技艺娴熟;二徒弟邱义亭擅长博古;三徒弟杨殿奎专功花鸟;四徒弟张西凡则精通山水 。至此,南阳烙画形成一种基本定型、工艺独特、表现形式多样、鲜活生动的民间美术 。
丝绢烙画《瑞雪兆丰年》
套彩木板烙画《富贵有余》裴天英作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烙画已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手工行业,烙画工艺也成为南阳颇有名气的民间艺术而享誉国内 。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和发展工作,将分散流落于南阳各地的烙花艺人组织起来,先后于54年成立了“烙花互助组”、“南阳烙花合作社”、“南阳烙花工艺厂”,一九九六年三月更名为“南阳市烙画厂” 。
套彩丝绢烙百思特网画《有余图》
以南阳市烙画为代表的烙画艺术,经过艺人们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了人才百思特网集中,特色鲜明,领域宽阔,文化含量丰沛,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的崭新局面 。烙画艺术再上一个新的高度 。它不仅可不施任何颜料用白描技法,以中国画墨分五色的要求,并以烙为主保持传统烙画本色,还将色彩巧妙地运用到烙画艺术,又形成了套彩为辅,烙套结合,拓展了新的艺术表现力,施艺材料拓展到竹木、宣纸、丝绢等材料上,巧妙自然地把绘画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与烙画艺术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体裁涵盖人物、花鸟、山水、博古、虫鱼等多个领域,小至佛珠、葫芦、尺子、打子把、筷子、大至堂厅屏风、挂匾、中堂、长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古朴典雅,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
- 《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比较阅读答案怎么写?
- 南阳花椒苗_花椒种植每亩利润
- 附近家政公司电话号码,家政上门
- 河南南阳诗词
- 南阳中考成绩查询入口网站_河南省高中阶段招生信息服务平台
- 飞机票多少钱?_河南飞机票多少钱一张
- 南阳职业学校排名榜_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排名怎么样
- 南阳新硕寄宿考研_新硕
- 卧龙区七一街道办事处 南阳七一街道办事处
- 猕猴桃的日记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