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洋洋说课稿怎么写?

大班活动《喜洋洋》说课稿
一、说教材
《喜洋洋》是省教材大班上册的一个打击乐活动 。我选择此活动是因为:
1、艺术活动的重要性:用音乐的方式开启幼儿智力的大门是一条捷径,音乐在幼儿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纲要》明确提出 “要利用艺术活动激发幼儿情趣,帮助幼儿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 。”
2、幼儿感兴趣: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幼儿艺术教育更注重他们的活动过程 。教育过程又要求幼儿在活动中首先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独特的思考方式,挖掘幼儿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合作性 。大班幼儿对《喜洋洋》乐曲非常熟悉,对过年“包饺子”的话题也很感兴趣 。于是教师把幼儿兴趣放在第一位,制定完整的活动流程,给幼儿营造一个宽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使艺术活动转变成儿童内在精神的创造性表现 。
3、符合幼儿现有水平
目标:
1、激发幼儿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兴趣,引导幼儿体验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
2、引导幼儿在学看图谱的基础上进行节奏练习,培养幼儿对乐曲的感受力、表现力,训练幼儿反应敏捷、配合默契的能力 。
3、活动准备:《喜洋洋》磁带
二、说教法
这节音乐活动我利用激发兴趣贯穿整个过程,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引导幼儿敢于表现、敢于创新、乐意合作的学习精神 。使用的教法有:
1、体验法:教师用亲切、温和的语言引导幼儿围绕“包饺子”话题,通过幼儿已有经验,鼓励幼儿想象、模仿各种包饺子的动作,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肯定幼儿的表现,在体验中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树立其自信心 。
2、游戏情境教学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 。我利用幼儿熟悉的“包饺子”的游戏情节,结合乐曲《喜洋洋》,把擀、捏、舀、盛的动作渗透到节奏里,引发幼儿融入到热烈、欢快的气氛中,掌握乐曲的节奏,了解曲式结构 。
3、整体与分段相结合的教学法:幼儿用丰富有趣的身体动作对音乐节奏整体感受乐曲;把动作节奏转化为乐器演奏节奏;最后合奏 。整个过程使幼儿获得整体-分段-整体的音响效果,促使幼儿在合作中注意自己与其他声部的协调 。这种方法着眼于幼儿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也注意学习的结果,使幼儿能够较完美地演奏作品并享受演奏的乐趣 。
4、直观教具法:音乐与其他艺术一样,具有形象性特点,幼儿园音乐教育常常通过刺激幼儿的感知觉,去理解音乐中生动的艺术形象,情感与思想 。身体动作总谱就是声势练习也就是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将擀、捏、舀等动作运用其中,为等下配器埋下伏笔 。最后让幼儿自主选择乐器、看着图谱探索乐器如何配乐演奏,学会合作分享,激发幼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