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亡继絶

【成语拼音】ā ā()
【成语解释】亦作“存亡續絕” 。原谓使亡国复存绝嗣得续 。亦泛指使濒临灭亡或已亡者得以继续存在或延续 。《穀梁传·僖公十七年》:“ 桓公 嘗有存亡繼絶之功故君子爲之諱也 。” 范宁 集解:“存亡謂存 邢衛 ;繼絶謂立 僖公。”《汉书·吴王濞传》:“今諸王苟能存亡繼絶振弱誅暴以安 劉氏 社稷所願也 。” 唐吴兢 《贞观政要·安边》:“夷不亂華前哲明訓存亡繼絶列聖通規 。” 宋苏轼 《宋襄公论》:“ 桓文 之師存亡繼絶猶不齒於 仲尼 之門況用人於夷鬼以求霸而謂王者之師可乎?” 明刘基 《春秋明经·齐仲孙来齐高子来盟》:“而 齊侯 獲存亡繼絶之名於天下 。” 清龚自珍 《古史钩沈论二》:“天生 孔子 不後 周 不先 周 也存亡續絶俾樞紐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