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写法怎么样?( 四 )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1)研究朗读教学中的问题 。
一是角色错位 。教师仅仅是学生朗读召集人、旁听者、捧场人,学生的个体学习缺乏指导 。
二是学而不思 。学生在朗读中自读自悟,缺乏学习交流、情感体验 。
三是思而不学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虽有交流,但仅是泛泛而谈,语言表达苍白空洞,缺乏个性 。
(2)增强学生的朗读意识的研究 。
一是节奏意识 。了解和逐步掌握朗读情感激越时节奏的加快、声调的昂扬,情感悲戚时节奏的舒缓、声调的压抑等,把握适当的停顿在朗读节奏中的重要意义 。
二是角色意识 。启发学生去揣摩体悟角色的思想和情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在具有角色意味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心领神会,表达出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 。
三是问题意识 。通过多读多诵,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质疑问难的思维能力,用自己的语言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
(3)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 。
主要包括诵读、吟读、咏读、讲读等,让学生走进文本,靠近作者,在朗读中理解主题,感受内蕴美;展开想象,激发情感美;辨析语言,体悟艺术美 。
(4)形成朗读教学策略 。
一是语言表达的形象化 。促使学生对抽象的语言文字具体化、形象化,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
二是语言表达的准确化 。通过反复阅读、揣摩、品尝,对语言文字地把握更为准确,追求一种独到的顿悟 。
三是语言表达的整体化 。指导学生在依托具体的语境,整体着眼,上下联系,融会贯通 。
四是语言表达的想象化 。指导学生调动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重组记忆表象,再造相关形象,并逐渐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去感受鲜活的人物、动人的场面、秀丽的景色,去体味作者所表达的喜怒哀乐 。
三、研究的思路:
1、研究原则:
①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② 体现朗读和朗读教学的时代特点;
③ 突出朗读教学过程连贯性 ;
④尊重朗读的个体性和差异性;
⑤突出朗读的主体性.
2、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容要点是:
主导思想:指导学习方法,自主强化训练;
提高朗读能力,朗读陶冶情操 。
目标要求: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
朗读推动审美教育
朗读发展学生的思维
重点: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新课程标准》)
3、主要的方法:
访谈法
观察法
纸笔测验
小论文
个人档案跟踪
问卷法
4、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引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
(一)创设一个自由、轻松、能够展现自我、能够与同伴们交流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