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怎么写?(14)


厌恶加深,但小说并不是以厌恶为终结 。不然,这样的情感诉求也不会成就《月亮和六便士》这本经典 。只是不知道从什么开始,我也同作者一起对思特里克兰产生了同情 。作者是在思特里克兰的画里感受他内心的挣扎 。尽管作者尝试道出那种不明晰的感受,这种感受无论如何也无法传到到我的内心 。我想是因为缺乏绘画的艺术修养吧,没有经历过看一幅画时,内心产生激荡的情绪,于是无法移情 。
我的同情或许始于作者提及他给戴尔克·施特略夫的妻子绘画 。施特略夫得知妻子背叛他和思特里克兰在一起之后,在自己画室看到思特里克兰给妻子画的 * 画时顿时羞恼万分,正欲举手撕破之际,他还是被这幅画给震慑到了 。按作者的说法,这是一幅透露着美与欲望画 。也许,思特里克兰内心便是一直被这两种东西纠缠着,让他就像被“魔鬼给缠住了” 。
更深的同情或者理解于思特里克兰毁弃了忍着病痛创作的巨幅壁画 。思特里克兰舍弃文明生活,来到了南太平洋群岛的塔希提岛 。在这里,他没有被当做“异类”,只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人而已,就想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别一样 。他甚至在这里找到了个“不打扰”他的妻子爱塔,过着幸福的生活—至少静谧幽深的丛林给了内心的平静 。小说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叙述主人公之外提及的他曾遇见过的同样被他人看做异类的人,还有一段论述家乡——出生地和另外一个家乡与异类之间的关系 。
“我认为有些人诞生在某一个地方可以说未得其所 。机缘把他们随便抛掷到一个环境中,而他们却一直思念着一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处的家乡 。在出生的地方他们好象是过客;从孩提时代就非常熟悉的浓荫郁郁的小巷,同小伙伴游戏其中的人烟稠密的街衢,对他们说来都不过是旅途中的一个宿站 。这种人在自己亲友中可能终生落落寡台,在他们唯一熟悉的环境里也始终孑身独处 。也许正是在本乡本土的这种陌生感才逼着他们远游异乡,寻找一处永恒定居的寓所 。说不定在他们内心深处仍然隐伏着多少世代前祖先的习性和癖好,叫这些彷徨者再回到他们祖先在远古就已离开的土地 。有时候一个人偶然到了一个地方,会神秘地感觉到这正是自己栖身之所,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家园 。于是他就在这些从未寓目的景物里,从不相识的人群中定居下来,倒好象这里的一切都是他从小就熟稔的一样 。他在这里终于找到了宁静 。”
直到整篇小说读完,我也还不明白,为什么小说的名字是“月亮和六便士” 。百度百科词条的解释是月亮和六便士对应的是理想和现实,这样的解释并不让我满意 。
迄今为止,《月亮和六便士》仍是我最喜爱的小说,喜爱毛姆作为一个敏锐的洞察者对人性的理解,喜爱书中思特里克兰德追逐梦想与噩运,却心甘情愿深陷其中的姿态 。毛姆洞察出梦想的贬值,世俗的污浊,月亮高悬于空,便士乃生活必须,他不批判手握便士的人生赢家,却也分外赞赏脚踩便士意欲奔赴蟾宫的dreamer 。我们不必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批判一些选择,却也要守住一颗赤子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