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观后感如何写?( 二 )


快结尾时,看到唐微微与杨年华拥抱在一起,我真怕结尾是二人喜结连理的俗套结局,好在导演似乎也明白这一点 。
影片里的台语,非常见功底 。不但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而且也深刻地反应出了男女对待爱情、婚姻甚至是性关系的差别 。这些思维方面的差异,在现今的社会上,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 。大家在笑过之后,也必定会留下思考 。
对于女人来说,人永远是最重要的 。所以杨年华最后在法国鼓励唐微微,我们都是受过伤的人,面对未来要勇敢一点,再勇敢一点 。而影片的结局,虽有夸张的成分,但也是男人大气的一种体现,也是女人爱男人的原因所在 。

我愿意观后感如何写?


从营销的角度看,《我愿意》简直就是一部品牌定制电影——更通俗一点讲,这就是一部豪华超长版的TVC广告片 。我没看过影片的商业合同,不敢说具体细节,不过单从影片内容看来,一号店显然是大赞助商 。不仅剧情中处处闪现着这家电商的产品、logo,甚至连该商家的两位老板也粉墨登场,在片中客串演出 。
那家与电影同名的钻石商应该是另一家广告大客户,当然,这并不能说电影就是为了钻石品牌而命名的——事实上,本片的同名原著也是一部畅销小说,不过小说在创作时有没有商家植入,我就不知道了 。
留点心的话,可以发现片中植入如麻——这很正常,观众发现不了植入,才是植入的失败(别扯什么“态度”、“体验”那些扎不来钱的虚招,本片应当算是聚思的成功案例了) 。
导演孙周,根正苗红的“第六代”,多年扎根于广告圈,电影、广告两不误,一直两手抓,两手都很硬 。
这是王道,导演有天然的商业嗅觉,拍多了广告片,整部《我愿意》的节奏、台词、剪辑都行云流水,美剧范十足,在我看来,这比那些慢悠悠软绵绵的台式小清新好看多了 。孙导自己也客串出场,先是跟黑社会一样在某团伙中亮相,后来就是跟冰冰的对手戏——不过孙导只露后脑勺 。
《我愿意》发生在北京,故事很接地气——如果说,《33天》接的是85后们的地气;《我愿意》接的就是他们哥哥姐姐们的地气 。女主角还住在团结湖,我原以为必是个山寨的居所,没想到置景整得很养眼,既有本土基因,又不乏夕阳色彩,二字记之曰:欢醒 。
现在看来,孙导拍《秋喜》明显是在实验,他拍商业的《我愿意》,拍的就很好看 。
毕竟是高龄剩男剩女们的故事,《我愿意》在国产同类电影中,显得成熟、稳重得多,起码,跟杜琪峰、刘伟强们的同类电影,是一个调调 。
就是这话,我觉得吧,男人女人都得把婚姻跟爱情的关系看得辩证一点,不要一提到离婚就苦大仇深 。真的没有感情了,散了就散了,强扭的瓜不甜,越狱的iPhone上不了台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