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 )


地址:上海市,浙江省
6、浦东说书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浦东说书,又称钹子书、沪书、农民书等,发源于上海浦东,流布于上海市郊全境及浙江省平湖市等地 。浦东说书说唱并重,注重情节,节奏较快,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施公案》、《包公》等 。2008年6月14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申报的“浦东说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地址:上海市
7、毛笔制作技艺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毛笔制作技艺是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一项传统手工制笔技艺,是用兽毛扎成笔头,再黏结在管状的笔杆上而制成 。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集湖笔、水笔、书画笔三大制笔技艺之大成,融会中国南方制笔技艺,创导了海派毛笔,使海派毛笔与海派书画相伴而生 。2009年,毛笔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地址:上海市,江苏省
8、中式服装制作技艺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式服装(龙凤旗袍)制作技艺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乾隆末年,是一种以手工制作中式传统服装的独特技艺 。该项技艺吸收和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服饰文化精髓,形成了“大襟、立领(又称中国领)、一字扣、镶、嵌、滚、宕、盘、钉、勾、绣”等具有鲜明中华民族服饰风格的独特技艺,是中国服饰文化的代表,在海峡两岸及东南亚地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011年5月23日,中式服装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地址:上海市,浙江省
9、滑稽戏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滑稽戏是在清末民初至抗日战争中期时,由上海的曲艺“独角戏”接受了中外喜剧、闹剧和江南各地方戏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新兴戏曲剧种,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的许多地区 。它的传统剧目中保存了上海的民俗和“十里洋场”特有的世俗,它的创作方法又极具海派特征 。2011年5月23日,滑稽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地址:上海市,江苏省
10、上海龙华庙会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龙华庙会是华东地区的庙会之一,其产生时间可以追溯到唐代,是上海市徐汇区地方传统民俗 。龙华庙会一般在清明前后举行,是商品集市、民间信仰和民间娱乐三者相结合的综合性庙会,它不仅对上海地区,而且对长三角地区曾经发生过深远的影响 。2008年,上海龙华庙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地址:上海市,北京市,山东省,山西省,广东省,浙江省,湖北省,湖南省,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