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读后感格式怎么样?

去年暑假热播的国漫《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这与《了凡四训》所提倡“命自我求,福自我作”的观念相契合 。少年的我们,大都承认命运的存在,我们拥有青春,充满活力,我们大声说着:“我的命运掌握在我自己手里,我才不信所谓的命中注定!”但当我们受挫时,我们会感伤地说:“命中有时终须有,无时,争也不是自己的 。”确切地说,我们有着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但因不了解人的遭遇是怎么回事而陷入困窘的局面 。《了凡四训》这本书,首先用了凡先生切身改命的事实,取信于读者,然后授予“改过之法”和“积善之方”,最后以“谦德之效”再予印证 。
我们现在读书,以后进入社会工作,终究是为了更好的幸福的生活 。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如何求福远难呢?“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 。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改过必备三心:知耻心、敬畏心、勇猛心 。知耻是自觉,知道自己的过失并羞愧,“知耻而后勇” 。敬畏心,天地在上,鬼神难欺,虽过在隐微,而天地鬼神实鉴临之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何以不惧?勇猛心,是下定决心,做出改变 。普通人大都知道自己的一部分过错,但因循退缩,积习难改,而贤者“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当下就改 。我们年轻人,更应说来就来,青春活力,更当奋然振作,当下改过,与贤者看齐 。
善改过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 。以理服人,以理悦心 。现世,人心多嘈杂,争吵之论,不绝于耳,“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 。怒步惟无益,且有害也 。”倒不如“闻谤而不怒,虽馋焰熏天,如举火焚室,终将自息 。”此理既明,心悦服之,过将自止 。过有千端,惟心而造,亦由心改,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当下清净 。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 。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 。我们常听言:你做好事有什么用,又没有人识你的好 。天地鬼神实共鉴之,若无人称赞,但留阴德 。易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
善行无穷,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条,余略述三四耳 。与人为善,“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 。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饰之 。”现在的我们,大都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却又有着挑刺的敏觉 。与人相处不好,就是因为别人有不称我意的行为,虽不立即形于表,但心中暗暗记了一笔 。待日久,愈积愈多,一朝发泄和气失 。救人危急,患难颠沛,人所有时,偶一遇之,速为解救 。以我所见所闻,锦上添花,繁不胜数;雪中送炭,寥寥无几,不落井下石者,亦是少数 。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被人避而远之,或因己内德不修,或因人有忧惧……崔子曰:“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 。”勿以善小而不为,或借钱财少数,于你并无难处,何不舍财作福?甚或举手之劳,何不为之?敬重尊长,“在家而奉侍父母,使深爱婉容,柔声下气,习以成性便是和气格天之本 。”我觉得敬重尊长,首要的是敬重我们的父母,父母生养我们,他们是我们头顶上的那柄伞,为我们遮风挡雨 。父母之恩,无以为报,但敬重、柔声待之、友爱姊妹,略报一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