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背诵古诗词 五年级必背古诗( 九 )


然后 , 作者描绘了一个场面 。道路上 , 一家一户的妇女和小孩 , 挑着盛放饭菜的食具、提着水壶 , 去给正在割麦的家人送饭送水;田地里 , 那些青壮男子 , 只顾埋头不停地收割:哪怕脚下暑气蒸腾、背上烈日烘烤 , 哪怕已经累得筋疲力尽 , 他们都全然不顾 , 只是希望趁着夏天日子长好多干点儿活 。这是一幅多么繁忙紧张的“农家抢收图”啊!但在这里 , 我们不能只是从中看到农民劳作的辛苦场面 , 还要想到它背后隐含的一些东西 。
接着 , 作者特写了一个细节 。一个怀抱婴孩、手提破筐的农妇 , 正在捡拾别人遗落的麦穗 。询问她的家境 , 原来是家里的田地都为交赋税给低押光了 , 家里无田可种 , 无麦可收 , 只好靠拾麦穗来充饥 , 这不能不使人感到深深的悲伤 。诗句中的“遗穗”、“敝筐”、“饥肠”等词 , 令人浮想联翩;特别是“税”之一字 , 更是点出了农民生活痛苦的根源 。至此 , 我们才明白“少闲月”、“人倍忙”、“不知热”、“惜日长”的真正原因 , 我们才知道作者在诗中要揭示的深刻主旨——直刺当时社会繁重的赋税制度!
最后 , 作者阐发了一个议论 。作者结合自身 , 将自己的舒适生活和农民的痛苦遭遇两相对照 , 心里感到万分愧疚 , 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作者从“观刈麦”这个特定窗口 , 看到了农民苦痛生活的全部 , 从而传达出一种对农民深深同情的思想感情 。
综观全诗 , 我们还是应该抓住“观”字 , 因为它是解读全诗的一把钥匙 , 是诗眼 。试想:如果作者不关心劳动人民的疾苦、不同情农民的悲惨遭遇 , 他会去“观”吗?如果作者不体察民情、不深入农民生活 , 他能去“观”吗?如果作者不洞察社会的弊端、不希望引起统治者的注意 , 他要去“观”吗?……
是啊!《观刈麦》——我们不能只是单单看到“割麦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