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不忘本的诗词 形容做人不忘本的句子( 三 )



形容做人不忘本的句子当我在说“愿上帝保佑女人”这句话时 , 尽管我们之中没有人能完全了解一位贤妻的崇高情怀 , 或是一位良母执着奉献 , 但他心中会说“阿门” 。—— 马克·吐温
人当活在真理和自我奉献里 。—— 庞陀彼丹
要是一个人的全部人格、全部生活都奉献给一种道德追求 , 要是他拥有这样的力量 , 一切其他的人在这方面和这个人相比起来都显得渺小的时候 , 那我们在这个人的身上就看到崇高的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我是炎黄子孙 , 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 李四光
爱情存在于奉献的欲望之中 , 并把情人的快乐视作自己的快乐 。—— 斯韦登伯格
那个使他奉献自己 , 以促使其早日实现的主义 , 将不受所有法律的订立和法律的破坏所左右 , 而日渐茁壮成熟——就像土里的种子 , 不管冬日的寒冻 , 夏日的干旱 , 仍然将它饱满的谷粒献给人类那样 。—— 庞陀彼丹
奉献乃生活的真正意义 。—— 阿德勒
一生奉献于两个神明 , 即荣誉与英勇 。—— 蒙森
关于一篇感恩 , 不能忘本的话题作文 , 800字 , 急用有这样一幅漫画:餐桌前 , 许多猫围着吃鱼 , 只有一只猫去捉旁边的老鼠 , 吃鱼的猫鄙夷地说它:“有鱼吃还捉老鼠?”这幅漫画形象地刻画出了一种人的本质:忘本 。
猫的职责是什么?吃鱼吗?显然不是 , 抓老鼠才是它的天职 , 可是当它能够享受大鱼大肉的时候 , 就把自己的天职忘得一干二净 。这和那些一飞黄腾达就忘了自己出身的人 , 一过上好日子就忘记自己曾经穷过的人 , 一交上能帮助自己的新朋友就忘记曾帮助过自己的旧朋友的人 , 多么相像啊 。对这样的人来说 , 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 , 而做人的原则是完全可以放弃的 。如今 , 多少城里人看不起农村人 , 只因为农村人文化知识低 , 生活习惯不够文明 , 就把农村人糟蹋得不像样子 , 侮辱和损害他们 , 这样的人不就是忘本吗?往上倒数三代 , 谁不是农村出来的呢?
古往今来 , 忘本的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一位影视明星 , 因为忘掉了国籍而穿起了军旗装 , 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口诛笔伐;一些贪官污吏 , 因为忘掉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而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更别提战争年代 , 那些忘记了自己祖宗姓谁的汉奸们 , 最终受到罪有应得的悲惨下场 。
与此相反 , 那些从来都清醒地认识自己、不忘根本的人 , 向来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美誉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被美国一所大学聘请为终身教授 , 有自己的房子车子 , 过着优裕富足的生活 , 但是他有一颗牵挂祖国的心 , 1950年 , 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 , 回到了祖国 , 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 , 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他在信中袒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 , 非久居之乡 。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 , 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 , 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无论一个人多么的有本事 , 多么的有能力 , 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自己的祖国 , 自己的根 。正是在这样精神的带动下 , 许许多多的中华儿女 , 为了祖国的建设 , 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而回到祖国 , 因为叶落归根 。就像华罗庚教授所说的那样:数学没有国界 , 但是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
在现实生活中 , 一个恪守本分的人 , 也会有应有的收获和幸福 。被称为“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的李灵 , 别人离开的时候 , 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 , 她还在耕作 。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 , 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 , 教育和培养了300多名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 其中绝大部分是那些在外打工者的孩子 。这位乡村女教师赢得众人的尊敬 , 感动了全中国 。
无论自己有多大的本事 , 也不论自己有多么的了不起 , 都不要太狂妄到忘本 , 一旦忘本 , 离你衰落的日子就不远了 ,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忘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