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银是什么?|纹银是什么银?

纹银是什么?(纹银是什么银  ?)
经常在影视剧、评书中听说“纹银十两”“纹银百两”这种叫法,那么纹银=银子吗?准确来说并不等于 。准确来说,纹银是记账货币单位 。
“纹银”这个词的来历纹银这种说法是从清代开始,清代制作银元宝的时候,铸造师要把融化的银水倒入元宝的模子,这样冷却后一个个银元宝就做出来了 。
纹银是什么?|纹银是什么银?



在铸造的过程中,为了让银元宝容易脱模,会在银水还没有完全凝固的时候敲击一下模子 。这一敲产生的震动让尚处于液态的银水上出现一层波纹涟漪,很快银水就凝固了,而波纹未消散,最后银元宝上就留下了波纹,一来二去就称之为纹银 。
“纹银”的用法俗称上出现了纹银这个词,实际应用中纹银却成为一种银两的概念,即大家把纹银当作标准来衡量交易 。
这是为什么呢?古代限制于铸造工艺,银子的纯度差异很大,古代银子名目众多,有元丝、青丝、白丝、水丝、西鏪、石鏪、柳鏪、茶花、茴香、单倾、双倾等多种名色,这些种类不同的金属银需要折算为全国统一的计量单位,以便于统计税收 。
铸造成元宝形状的银子学名叫“宝银”,各地宝银的银含量又各不相同 。比如一亩良田可以卖7两银子,那么买家是用含银95%的武昌宝银算还是按含银97%苏宝银支付呢?于是纹银的作用就出现了,纹银作为标准,不同的银子在折算成纹银的时候就有了标准 。实际上世面上流通的宝银纯度要普遍高于纹银,如果交易的时候用所谓的“纹银”交易,商家是吃亏的 。
纹银是什么?|纹银是什么银?



宝银在与纹银之间折算通常需要升水,大概106两纹银可以相当于100两标准银 。由于各地流通宝银成色不同就有了按升水量称呼的银子,比如二四宝、二五宝、二六宝等等,都是指与纹银折算时的贴水 。比如用二四宝银,即每五十两就要贴水二两四钱,一锭五十两的二四宝银锭折算为五十二两四钱标准纹银 。
所以可以看出纹银的成色并不是最高,千万不要误会纹银就是成色最好的银子 。纹银的成色为9百思特网3.5374%,跟现在的925银成色相当,纹银是作为一种标准而存在 。
一两银子值多少钱?这个问题一直很困扰现代人 。前一阵看了一个电视剧,清代的男主人在外谋生多年不曾回家 。终于赚了钱回家发现老婆已经改嫁了,老婆哭着对他说,你一走几年杳无音信,别人都说你死了 。
男主哭着说,我想写家书,可是写一封家书要一两银子,我想攒钱回来买地……
再就是武侠剧,印象最深刻的是《射雕英雄传》中郭靖第一次见黄蓉请她吃饭花掉一十九两七钱四分……
纹银是什么?|纹银是什么银?



前一阵子还看了艾伦演的小品,说找人糊窗户花了10两银子……
这些例子不禁让我们觉得,银子也不怎么值钱嘛 。错了,都错了,这都是不可能的事 。比较接近古代现实的可以参考《武林外传》佟湘玉掌柜给同福客栈的伙计们的工资 。
佟湘玉给郭芙蓉的工资是每个月2钱,可以理解成佟掌柜在当时的市价基础上对员工工资有一定抠门,但是并不太离谱 。1两=10钱,郭芙蓉月薪1/5两银子 。
纹银是什么?|纹银是什么银?



纹银是什么?|纹银是什么银?



再看看《武林外传》中的其他人,七侠镇捕快月薪是一钱银子,邢捕头作为七侠镇前任捕头一个月工资是三钱银子,百思特网燕小六当上捕头后涨成了四钱银子 。捕快在古代不算官,他们只是吏,不吃朝廷俸禄,他们的工资可以理解成是知县雇佣的 。
《武林外传》中李大嘴曾经抱怨物价太高,说现在买一只鸡要30文 。如果我们按宋代1两银子=1500文算,2钱银子=300文,郭芙蓉的月薪可以买10只鸡,还算可以了吧 。
纹银是什么?|纹银是什么银?

【纹银是什么?|纹银是什么银?】



再看看与《武林外传》历史背景对应的明代万历年间小说《金瓶梅》,西门大官人家药店的高管放在现代也是高级白领,一个月工资是2两银子 。《金瓶梅》第二十三回,金莲、玉楼、瓶儿三人赌钱,金莲赢了钱便吩咐小厮去买吃食,小厮买百思特网了一坛金华酒花了三钱,买了一个猪头和四个猪蹄花了二钱 。
所以在宋代一两银子买半头猪是没问题的 。另外举一个例子,苏轼被贬官的时候,一个月要花4500钱养活家里二十几口还要接待各种来访的好友 。4500钱按照宋代的算法,大概是2-3两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