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诗词书法 北宋皇帝徽宗赵佶简介?

人物概述
宋徽宗(1082—1135),姓赵,名佶,北宋后第八位皇帝,号宣和主人、教主道君皇帝、道君太上皇帝,谥号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历史上有名的昏庸的皇帝 。画家,书法家 。宋神宗十一子,哲宗弟 。生母宋神宗钦慈皇后陈氏 。哲宗病死,向太后等人立他为帝,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年—1125年在位),在位25年,于1127年亡国,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擅长楷、草书及山水、人物、花鸟、墨竹 。擅长婉约词,创“瘦金体” 。
徽宗生平
赵佶生于元丰五年(1082年)十月十日,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轻佻放荡的习性 。据说在他降临之前,其父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 。“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随后就生下了徽宗 。“生时梦李主来谒,所以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 。
随着年龄的增长,赵佶变得越加声色犬马起来,游戏踢球更是他的拿手好戏 。赵佶身边有一个叫春兰的侍女,花容月貌,又精通文墨,是向太后特地送给他的,后来逐渐成为他的玩物 。但赵佶并不满足于此,他以亲王之尊,经常微服有幸青楼歌馆,寻花问柳,凡是京城有名的妓女,几乎都与他有染,有时他还将喜欢的妓女乔装打扮带入府邸,长期据为己有 。
与此同时,赵佶结交了一批与他臭味相投的狐朋狗友 。他的挚友王冼,娶英宗之女魏国大长公主,封为驸马都尉 。大门王冼为人放荡,行为极不检点,神宗为此曾两此降王冼的官位,但他却不思悔改 。他与赵佶经常一起光顾当时汴京城内有名的妓馆——撷芳楼 。王冼藏有名画《蜀葵图》,但只有其中的半幅,于是时常在赵佶面前提及此事,遗憾之情,溢于言表 。赵佶便铭记于心,派人四处寻访,终于找到另外半幅画,并将两幅画裱成一体 。由此可见,两人之间的关系 。
元符三年(1100)正月,年仅二十五岁的哲宗英年驾崩,没留下子嗣 。显然皇帝的人选只能在哲宗的兄弟中选择 。神宗共有十四子 。当时在世的有包括端王赵佶在内的五人 。赵佶虽为神宗之子,却并非嫡出,又非长子,按照祖宗法度,他并没有资格继承皇位 。后由于向太后的鼎力支持,使其他在19岁时,被推上了皇帝的宝座 。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正月,哲宗朝宰相范纯仁在常州病死 。在他的遗奏中即有劝皇帝“清心寡欲,约己便民”之言 。此话说得极重,非常直接地批评徽宗纵欲过度,这在宋朝士大夫中是极为罕见的 。
赵佶于在位期间,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位期间,重用蔡京、童贯、高俅、杨戬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 。建立专供皇室享用的物品《梅花绣眼图》页,宋,赵佶绘造作局 。又四处搜刮奇花异石,用船运至开封,称为「花石纲」,以营造延福宫和艮岳 。他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宫观,并设道官二十六阶,发给道士俸禄 。在位期间,爆发方腊、宋江等领导的民变 。宣和二年(1120年),遣使与金朝订立盟约,夹攻辽国 。宣和七年,金军南下攻宋 。他传位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 。靖康二年(1127年),与钦宗一同被金兵俘掳 。后被押往北边囚禁,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 。在位二十六年 。其治国无能,但艺术才能颇高 。书法称「瘦金体」,传世画作有《芙蓉锦鸡》、《池塘晚秋》等,并能诗词 。
独创的瘦金体书法独步天下,直到今天相信也没有人能够超越 。这种瘦金体书法,挺拔秀丽、飘逸犀利,即便是完全不懂书法的人,看过后也会感觉极佳 。宋徽宗传世不朽的瘦金体书法作品有《瘦金体千字文》、《欲借风霜二诗帖》、《夏日诗帖》、《欧阳询张翰帖跋》等 。此后八百多年来,迄今没有人能够达到他的高度,可称为古今第一人 。
徽宗生活糜烂、荒淫 。为了寻欢作乐,徽宗专门设立行幸局负责出行事宜 。荒唐的是,行幸局的官员竟然帮助徽宗撒谎 。如当日不上朝,就说徽宗有排档(宫中饮宴),次日未归,就称之有疮,不再上朝 。秘书省正字曹辅曾经挺身而出,上书劝谏徽宗应该爱惜龙体,以免被天下耻笑 。徽宗听后,勃然大怒,立即命王黼等人处理此事 。曹辅随即被发配到郴州 。
宋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命 。他的生日是5月5日,道士认为不吉利,他就改称10月10日;他的生肖为狗,为此下令禁止汴京城内屠狗 。
公元1125年10月,金军大举南侵,金军统帅宗望统领的东路军在北宋叛将郭药师引导下,直取汴京 。宋徽宗接报,连忙下令取消花石纲,下《罪己诏》,承认了自己的过错,想以此挽回民心 。金兵长驱直入,逼近汴京 。徽宗又怕又急,拉着一个大臣的手说:“没想到金国人这样对待我 。”话没说完,一口气塞住了喉咙,昏倒在床前 。被救醒后,他伸手要纸和笔,写了“传位于皇太子”几个字 。12月,他宣布退位,自称“太上皇”,让位于子赵桓(钦宗),带着蔡京、童贯等贼臣,借口烧香仓皇逃往安徽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 。第二年4月,围攻汴京的金兵被李纲击退北返,宋徽宗才回到汴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