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形容范围的词语 形容古诗意境的词语有哪些( 三 )


古稀之年——“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杜甫《曲江二首》)此成语指七十岁 。过去人们能活到七十岁的很少,所以说“古来稀” 。
绿叶成荫——“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不开时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 。”(杜牧《叹花》)据《唐摭言》记载:杜牧佐宣州幕时,曾游湖州,见一民女,年十六有余,容颜极美 。杜牧甚爱之,遂与其母约定:“等我十年,不来然后可嫁 。”十四年后,杜牧任湖州刺史,那女子已嫁人生子,于是杜牧怅然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这位姑娘的爱幕之情和不能婚配的无可奈何的自伤心理 。比喻女子出嫁后生有子女 。
作茧自缚——“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 。”(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蚕吐作蚕,把自己包裹在里面 。比喻做某事的结果反使自己受困 。亦比喻束缚自己 。
石破天惊——“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李凭弹箜篌》)诗句形容李凭的箜篌弹的好,使得正在补天的女娲入了迷,忘了自己的职责,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盆 。比喻文章、议论或事态的发展出奇而惊人 。
天旋地转——“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白居易《长恨歌》)天地转动 。原指根本改变局面,现形容头晕眼花 。
杳如黄鹤——“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比喻一去之后无影无踪 。亦比喻人或物下落不明 。
擒贼擒王——“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捉盗贼要捉首恶 。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
卷土重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卷土,人马奔跑时的尘土飞卷 。此诗是诗人对项羽不肯过江而自刎乌江的惋惜和批评 。现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恢复势力 。
走马观花——“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
四海为家——“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获秋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人面对萧瑟秋风中的“故垒”(六朝时修建的江防工事),启发人们吸取历史教训,严防分裂局面的两次出现 。原指国家统一,后指到处可以为家 。
诗词对仗有哪些基本要求诗词对仗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两点:
1、在两句相对时,相对的字词,其词性要相同或相近;
词性与现代汉语语法中的词类划分,又一致,又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十三类 。同类中的字词就算词性相同,邻类中的字词就算词性相近,都可用作对仗 。
(1)名词类 。如"日"、"月" 、"山"、"川"、"宫"、"室". "笔"、"墨"、"诗"、"书" 、"身"、"心"、"花"、"鸟"等 。用作对仗的例子,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其中的"花"对"草"," 人"对"马","眼"对" 蹄",就是名词对名词 。
(2)专有名词类 。表示人名、地名的专有名词,自成一类 。用人名、地名形成对仗的例子,有" 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陆游《夜读揽辔录》),其中的"宗泽"对"岳飞",人名对人名;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夭"(李白《行路难》,其中的"黄河" 队"太行",河山名对河山名;" 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刘克庄《沁园春》),其中的" 宝钗楼" 对"铜雀台",楼台名对楼台名 。
(3)方位词类 。表示方位的一些字词,自成一类 。如"东"、"西"、" 南"、"北"、"前" 、"后,、"左" 、"右"、"上"、"下"、"中"、"外"等 。用作对仗的例子,有"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外"对"前" 。
(4)数词类 。表示数目的-些字词,自成一类 。如"一"、"二"、"五"、"十"、"双" 、"两" 、"孤"、"半"、"独"、"众" 、"百"、" 千"、"万"等 。用作对仗的,有如前例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七八"对"两三" 。
(5)代名词类 。如" 吾"、"余" 、"汝"、"尔"、"他"、"谁"、"君" 、"子"等 。用作对仗的例子,有"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文天祥《金陵驿》),"我" 对"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