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怎么写?

“90后”大学生是今大学生主体,其就业问题是社会、学校、家长关注的焦点 。90后大学生有着显著的特点,在行为、感情、思维、认知等方面追求自我实现,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乐于接受、追求新生事物理想,但与现实有较强的冲突,在职业理想、目标、规划、学习动力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本研究对南通高校大学生职业理想目标情况调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大学生职业辅导提供理论基础 。
一、大学生职业理想、目标规划定位的特点
1.对理想和职业理想目标的定位
目标是职业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着职业价值和职业行为 。从调查结果看不同年级学生对理想有较高的认识,达到90%以上,但个体职业理想目标确立程度不高,不同年级之间略有差异,与大学生学生认识能力,对职业的感性、理性的认识,以及师长的引导、传道、解惑,朋辈的帮助及其他教育途径的促进有关 。大四学生职业目标高于其他年级,这与将走出校门,对就业的认识加深有关 。在期待的职业倾向方面,各年级学生都期许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比例达到50%以上,同时希望得到工作稳定和高收入的回报,并希望能实现自身价值 。
2.对学习的态度和学习动力状况调查
明确理想、职业目标和职业规划有助于寻找自我最佳人生位置,激发个体进取的内在动力 。调查发现高年级学生倾向于努力学习,但高年级学生特别是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比例高达23.44% 。在学习动力因素方面,大学四年级学生学习动力来源于找到好工作的比例达到78.13%,低年级学生也到50%及以上,反映出各年级学生功利的心理特点 。调查还发现当前大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较低 。
3.对未来职业的发展和职业储备状况
大学阶段,培养职业综合素质,进行职业储备是大学生主要任务 。从调查情况看,学习方面,低年级热情明显高于大四学生,但总体需要程度依然较低 。在积累人脉方面,高年级需求程度高于低年级 。在发展兴趣能力方面,低年级学生需求比例明显高于高年级学生,这与低年级学生自身能力有关 。在积累社会经验方面,各年级学生需求相差不大,有积极积累社会经验的期望 。在职业储备方面,学生普遍认为希望获得社会阅历、学识能力,特别是低年级大学生 。对于资金、人脉等方面需求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 。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大多数学生普遍认为应该靠自己,其中低年级希望值高于高年级学生 。整体也期望依赖父母,其次亲戚朋友 。
二、影响大学生职业理想目标及转换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1.基础教育功利化,学生目标易模糊
当前基础教育开展素质教育,但缺失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使高考呈现出的功利化色彩 。进入大学前期,理想不能完全与现实匹配,大学新生易出现理想迷茫模糊 。其次,大学新生从基础教育教师的指挥棒下的受众者变为自己的指挥棒,角色迅速转换使得学生不能立刻适应 。第三,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不高,社会自我与生理自我不协调发展,从而表现出对职业理想信念的模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