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诗词歌赋 对联故事37苏小妹才艺不凡( 二 )


苏轼点头说,经你这一提醒,我倒想出了一上联:
九州名山荟一堂,事在人为;
“好!”苏小妹喝彩后说:
一棋兵法卫八疆,功成身退 。
“好,高!”程之才叫过后接着说:“这是我们寿昌书院的老师刘微之题的,我们觉得很好 。可是一比,就觉得表妹和表弟的对联境界更高 。棋下完了,人走了,自然是功成身退,但这里却又隐含另一层意思 。事在人为,功成身退,一语双关,值得时刻记在心里 。”
出了“点石斋”,经过桃树林,却见长廊曲折,碧瓦红墙,门上悬一匾,匾上是“解颐堂”三个大字 。堂内挂有名人字画,桌椅、茶具井然有序,似在等待什么达官贵人到来 。两旁楹联却是唐代刘禹锡《陋室铭》中的两句名言: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
苏小妹看着这副楹联,嗤的一声笑了,说:“妈,这里不准我们进,走吧!”
程之才诧异地问:“表妹何出此言?”
苏小妹指着楹联说:“往来无白丁,可我们都是白丁啊!”
苏轼哼了一声,说:“这种对联,到处都在用,已经用俗了,好像除了抄人家的句子就写不出对联似的!”
苏小妹看着四壁的字画触景生情,说:“大哥,我出上联你来对 。”接着吟出上联,苏轼即对下联 。联曰:
谈竹谈梅谈松柏;(苏小妹)
友直友谅友多闻 。(苏轼)
苏轼对好对联刚走一阵子,舅母石夫人派人来找苏小妹,说是舅舅要她去画两幅画 。
小妹谦逊地说:“我是乱画的,让人笑话 。”
“笑就笑吧,让你舅舅笑笑也好嘛 。”程夫人说 。
苏小妹来到舅父的书房,舅父和几位表兄弟正在看大哥苏轼作画 。苏轼画的是两枝青竹,一弯新月,月笼寒烟,竹影婆娑,画上的题咏是“筛月牵诗兴,盼鸟传知音” 。
舅父连声称赞,扭头对苏小妹说:“快来,该你画了 。”
苏小妹行过礼,接过笔来 。她画的是一树鲜妍可喜的红梅,只见老树发新枝,枝枝含春意,题咏是“雪消因花妍,芳奇引蝶来” 。
[注]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友直、友谅、友多闻,就是以正直的人为友,以诚信的人为友,以见闻广博的人为友 。
(二)母女情深巧对句
传说,苏小妹有一个女儿,也很聪明、有才气、有志气 。在婚姻问题上也很有主见,父亲的包办,母亲的“参谋”都没有起作用,她自己做主,嫁给了一个家境很不好却十分有才气的青年 。苏小妹担心女儿受不了那份罪,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惦记着女儿的房子会漏雨,顶着风雨赶到女儿家 。一进小院就听到女儿与女婿的读书声 。苏小妹见女儿住的是两间半瓦半草的房子,窗子已经年久失修 。大概是为了遮风雨吧,窗台上一盆挨一盆的海棠花把大半个窗户都遮住了 。苏小妹刚到窗下,室内的读书声骤然停止了,女儿欢笑着冲出屋来,把母亲让进了屋 。苏小妹环顾室内,虽然摆设简陋,却是有条不紊,她指着窗台上的海棠问女儿:
半窗红花为防风雨?
女儿刚要点头说“是”,一想不对,这不是母亲出的上联吗?于是马上改口说:
一阵乳香便知母来 。
苏小妹在上联中用了“红花”“防风”两种中药名,女儿还真机灵,不但巧妙地用“乳香”“知母”两味中药对上了,而且还说明了刚才读书骤停的原因 。看来女儿出嫁后,还真长进了 。
女儿端上茶来,一边请母亲饮茶,一边问母亲为何冒雨而来?苏小妹说:“哪有什么急事,就是来跟你对对子的 。”说罢,又出一联:
高阳台上酷相思,为娘心念天仙子;
女儿听出,母亲是放心不下才来的 。但她知道,母亲在上联中用了《高阳台》《酷相思》《天仙子》三个词牌,对起来可不容易 。她扑到母亲怀中撒娇,然后又为母亲梳理被风吹乱了的头发 。就在拖延的这段时间里构思好了下联,这才对母亲说:
满庭芳中诉衷情,小女难得相见欢 。
她在下联中也用了三个词牌名:《满庭芳》《诉衷情》《相见欢》 。苏小妹见女儿生活得虽然清苦,但夫妻相亲相爱,志同道合,便放心了 。
峨眉山相关诗词来两首李白写的.
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峨眉山月歌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