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诗词征文获奖 古诗词赏析征文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 。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
上阕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 。这两名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 。接下来的两句,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象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 。
下阕专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 。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
这首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 。作者“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
古诗词赏析征文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贾岛是大家熟悉的唐朝著名的苦吟诗人,提起他,我们自然会想到他的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为了是用“推门”好,还是“敲门”好,他费尽心机 。因此,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只知道贾岛炼字上的工夫,其实,炼字并不能概括他诗歌创作的特点 。《寻隐者不遇》信笔所之,脱口而出,句句明白如话,字字平淡无奇,似乎并没有什么可以值得挑出来推敲、玩味的 。然而,正是这“明白如话”,“平淡无奇”,形成了这首诗最大的特色:含糊其辞,妙在其中 。
明白如话的诗,又怎么会是含糊其辞呢?它的妙处又在何处呢?
除诗题外,全诗只有区区20字,却涉及到三个人物:寻者、童子、隐者 。从诗题可以看出,诗中的主角应该是隐者,因为他是“寻”的对象,是诗歌主要描述的人物 。可是,诗中的前两句,写诗人与童子的一问一答;后两句寓问于答中,四句诗对隐者没有一丝一毫的明确交待:其身份、气质、品格等等,都深深地隐在诗句的背后 。这不是含糊其辞吗!
然而,正是这“含糊其辞”,给读者留出了发挥想象的空间 。只要细心地品味诗句,你不难发现隐者若即若离,时隐时现,活跃在诗句营造的画境深处 。深入一想,诗中的古松、白云、青山、童子、草药,哪一样不与隐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呢?他身居云山,远离尘世,与青松做伴,与童子相依,采药为生,济世活人,其超凡的隐者身份,高古脱俗的气质,闲适高雅的品格,在含糊其辞的诗句之中,在隐隐约约的画境深处,飘然显现 。可见,写人不见人,却又在字里行间飘忽闪现,正是“含糊其辞”的妙处 。
诗人写人物含糊其辞,表达自我感情时也颇为“含糊其辞” 。按照常人的心理,寻人不遇,多多少少都会在心里激起情感的波澜:或渴望、或失望、或激动、或怅惘 。而诗人面对“寻”而“不遇”,诗句中没有一句明确表示情感话语,淡淡而入,淡淡而出,仿佛一切与已无关 。古人云“诗言志” 。志者,心声也 。没有诗人的感情能成为一首诗吗?当然,诗人不是没有感情,只是表达得“含糊”而已 。
其实,诗人的内心并非古井止水,波澜不惊 。“松下问童子”,一个问字,就透露出诗人饱含仰慕之情,满怀希望而来 。而童子的“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满怀的希望一下子坠入失望,感情起伏跌宕,真如从沸点降至冰点 。继而“只在此山中”一句,又使失望之中萌生了一丝希望:隐者没有远去,或许还有见面的可能 。可是“云深不知处”又让人迷茫:云海漫漫,深远飘渺,隐者究竟在什么地方呢?一问一答,几起几伏,曲折尽情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波澜 。最后,借助“云深不知处”的画面,任读者去眺望,去探求,去咀嚼……从迷蒙的画面中,去体会诗人心中那一丝寻而不遇的惘然若失之感,得出自己的感受 。这岂不是含糊之极,又清楚之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