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式分解》教学反思如何写?( 四 )


在新课引入的过程中,我以 “ 问题情境 —— 建立数学模型 —— 解释、应用与拓展 ” 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 。对新问题的引入,我是采取了由浅入深的方法,使学生对新知识不产生任何的畏惧感 。接下来,通过例题的讲解、练习的巩固让学生逐步掌握了运用完全平方进行因式分解 。整堂课教下来我觉得自己做的比较好的几点是 :
1 、突显特点 。这节课的重点是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而完全平方式的判定是关键 。所以我比较重视完全平方式特点分析,应用 。尤其强调完全平方式标准模式的书写,这也是学生思维过程的暴露,有利于中等及中等以下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 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率 , 对提高那些偏理科的数学尖子生的表达能力也有好处 。对以后灵活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求代数式最值等知识有正向迁移作用 。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
2 、自主训练 。我以先引导学生分析多项式特点,再让学生尝试分解因式的方式完成例题教学 。对课本上的练习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及时反馈,及时巩固教学方式 。
3 、及时归纳 。根据初二学生认知特点,教学中我给予学生及时的多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条理性和规律性,有利于学生的创新和发展 。如完全平方式特点形象概括(口诀记忆法,结构的对称美),因式分解步骤概括(一提二套三查),以及换元思想,配方法的提出 。
4 、重视动态生成 。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思维很活跃,接受能力比较强,我对例题教学作了及时调整,由师生合作完成改为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多项式特点,再让学生自主完成解题过程 。
5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践认知水平,努力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类比、探索式教学,辅以讲练结合,师生互动,总而言之,努力营造出平等、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 。从新课标评价理念出发,抓住学生语言、思想等方面的亮点给予帮助、鼓励、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信心 。
不足之处:
1 、探索用于因式分解的完全平方公式及特点分析时,没有把握好时间,这是导致后面时间不够的原因之一 。
2 、课堂预设没有完成,根据学生特点,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根据完全平方式特点,请学生构造一个完全平方式,并分解因式 。当学生基本完成后,组织学生同桌交流,交流方式为:请把你的构思告诉同伴,先一个听,一个评 。然后调换角色 。由于时间没把握好,导致本环节没有完成 。
3 、语言不够简练,说得太多,没有注意纠正学生书写错误 。学生作业过程中有两处出错,我没发现 。
4 、公式中的字母 a,b 可以表示数 , 单项式 , 多项式的广泛意义只是让学生体验,没有让学生开口表达 。